知乎与百度的互利关系
知乎与百度存在互利共赢之处。一方面,引入知乎能一定程度缓解某些危机;另一方面,百度搜索中知乎答案排名更高,能为知乎直接引流。这使得双方在流量层面达成合作,为知识类内容传播提供新途径,也满足了用户更多知识需求。
知乎借助百度强大搜索量,让更多内容曝光。对于用户来说,在百度搜索时能快速找到知乎优质答案,节约查找信息时间,促进知识有效传播和共享。
短视频发展趋势影响
过去一年,短视频呈现“越来越长”趋势。快手、抖音等开放时长权限,5分钟、15分钟“短视频”成为现实。这种变化冲击着以文字为主的知乎平台。
长视频会吸引用户更多注意力和时间,使得用户花在知乎浏览问答的时间减少。但这也可能促使知乎探索新内容呈现形式,如视频化,以增强竞争力,满足用户多元化内容消费需求。
算法技术合作尝试
知乎从E轮融资开始就花大价钱通过AI算法管理社区内容。这显示出知乎在技术层面的追求,借助算法能优化内容推荐,提高用户获取信息效率。
或许知乎可以和其他平台在算法技术上合作。比如与有成熟算法技术的企业联合,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精准推送内容,提高用户粘性,促进社区内容生态发展。
商业化探索与成果
获得4.34亿美元融资后,知乎在新产品和商业化方面尝试增多。目前广告是知乎最成功的商业模式,2019年广告收入是商业化增长最快的部分。
但从用户角度看,过度广告可能影响用户体验。知乎需平衡好商业利益和用户体验关系,不断探索新商业模式,如知识付费优化、电商引流等,实现商业化多元化发展。
账号管理与规则争议
知乎在商业化过程中严格控制答主发广告。像用户“敲钟人”靠电商引流功能实现月收入过万,但因在回答中加个人公众号被认定打广告而封号。
不少用户对知乎账号管理规则有看法。敲钟人提到账号间差距明显,说明用户对规则公平性有疑虑。知乎需优化规则制定和执行,保障用户合理权益和良好表达环境。
用户诉求与平台氛围
知乎积累了大量UGC内容,大V用户对平台有较高期望,希望能自由表达观点。“立党”就不希望把知乎看作普通流量平台,注重其核心价值。
很多早期用户对平台讨论氛围不满,像李杰质疑“匿名回答”机制,认为保留会让内容无趣,自己现在只看体育类客观问答。知乎需重视用户诉求,营造积极向上讨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