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至上现象
在二次元游戏领域,玩家对角色的情感投入远超游戏娱乐本身。像《原神》有个人气角色,正式上线不符玩家预期,TapTap评论区评分瞬间降至1.9分。玩家对角色的关注极高,角色人设稍有差池便会引发连锁反应,充分体现了人设对于玩家的重要性。
二次元游戏的“宅属性”,让玩家沉浸在角色的世界里。不少玩家为角色充值、购买周边,角色的形象、性格等因素直接影响玩家的喜好,所以人设成为了抓住玩家的关键所在,一旦人设崩塌就会造成玩家流失。
高昂的商业价值
艾瑞披露数据显示,中国二次元游戏用户付费率高达75%,可见其商业潜力。如2020年《解神者》的人气角色“少昊”,上线不久用户昵称在闲鱼能卖2500元,立牌与钥匙扣二手价格高达9999元,如此高昂的价格展现了人设背后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次元游戏通过角色人设吸引粉丝消费,周边产品、IP授权等都能带来高额利润。人设不仅是游戏内的重要元素,也成为了一种商业符号,为游戏厂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需求的演变
2015 - 2016年间,舰娘类游戏需求旺盛,到2017年之前,女性向题材的二次元游戏需求爆发,画师接近50%的需求来自二次元游戏粉丝。这显示了二次元游戏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玩家对于人设的喜好也在不断迁移。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玩家口味的变化,游戏厂商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符合当下需求的角色人设。人设的演变也反映了二次元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从单一类型向多元化发展。
人设圈的乱象
人设圈的纠纷一直不断,买家跑路、画师收到头款后消失的情况在二次元平台上很常见。而且角色相关产品价格十分不可思议,这种混乱的市场秩序影响了二次元游戏的健康发展。
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了创作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二次元游戏市场的生态环境。需要建立规范的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来保障各方的权益,促进人设圈的健康发展。
抽卡概率的变化
2017年5月起,相关规定要求游戏公司公布抽卡概率,此后很多头部二次元手游的抽卡概率不断降低,从3%、2.5%、2%、1.9%,到最近被压到0.6。抽卡概率的变化影响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和消费决策。
低抽卡概率可能会让玩家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去获取心仪的角色,这也引发了玩家对于游戏公平性的质疑。游戏厂商需要在商业利益和玩家体验之间找到平衡,制定合理的抽卡概率。
“媚宅”与周边乱象
二次元游戏常被外界冠上“媚宅”的标签,玩家中“宅”属性占比超60%。线下Cos圈还有“福利姬”打着二次元旗号盈利,她们每组50张照片卖两三百元,月入可达1万元。这种现象对于二次元文化造成了不良影响。
“媚宅”标签让二次元游戏面临社会争议,而“福利姬”的行为更是偏离了二次元文化的初衷。需要引导二次元文化走向健康、积极的方向,摒弃不良现象,树立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