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竞争的舞台上,各大公司的业绩表现常常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像腾讯这样的巨头,它未能达到市场预期,而其他公司却基本小超预期,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无疑是个令人好奇的话题。
腾讯游戏国内遇冷
腾讯游戏国内和国外业绩出现分化,国内游戏同比下降1%。这数字背后反映出国内市场或许竞争更为激烈,或者是自身产品无法满足当下国内玩家的需求等。在国内游戏市场这个大环境下,游戏更新换代极快,玩家口味也多变。
腾讯虽然在国内游戏获客成本低,但对比网易游戏营收150亿,同比增长10.8%的成绩,腾讯游戏在国内市场确实表现欠佳。网易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取得两位数增长,其对游戏的投入和对玩家需求的把握值得探究。
腾讯游戏国外稍佳
国外游戏同比增长4%,若剔除汇率影响,实质增长8%,这样的表现还算可以。国外游戏市场有着不同的规则和文化氛围,腾讯能够在这里取得增长,可能得益于其国际业务的拓展策略。
不过和网易比较起来,腾讯游戏整体表现就不是那么亮眼。虽然国外表现稍好,但国内表现拖后腿的现状不容忽视。在全球游戏市场竞争格局下,腾讯要想在游戏业务上再进一步,平衡国内外游戏业务发展是关键。
腾讯网易游戏理解差异
腾讯游戏获客成本低,但可能对于游戏的理解不及网易。网易游戏更能抓住玩家的兴奋点。腾讯的大规模用户获取方式虽然节省成本,但在游戏体验等深层次挖掘上有点不足。
网易投入费用或许更大,它更注重游戏的品质提升和玩法创新。这些投入可能转化为玩家的认可。不同的投入和理念下,两家游戏业务呈现出不同的业绩表现。
游戏递延收入的秘密
在游戏行业,递延收入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对于腾讯来说,递延收入几乎是网易的两倍。这意味着腾讯在确认营业收入上相对更保守。
如果腾讯把递延收入占比降到和网易一样,可能在游戏收入上不比网易差。早确认营业收入短期业绩好看,但后期可能遭遇瓶颈。不同的确认收入方式折射出公司不一样的经营策略。
腾讯Q1广告同比下降18%,而快手广告收入同比30%增长。腾讯广告大多是品牌广告,在经济低迷时,品牌广告是广告主首先削减的对象。
快手的效果广告能带动销售,所以受经济影响较小。虽然腾讯业务基数和发展阶段与快手不同,但对比之下仍突显差距。
腾讯广告背后的考量
腾讯在社交广告如朋友圈的商业化变现上比较克制,要在商业化与用户体验间找到平衡。而快手则在广告增长上大步前行。不过腾讯广告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疫情等,不能简单说不堪一击。
从长远看,这次对比让我重新认识了腾讯,它已从我的长线投资标的中剔除改为中线为主。以后我会专门写文章分析整个投资策略变化过程。
最后想问大家,你们觉得腾讯如果改革业务模式,有机会重回以前的辉煌吗?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