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创业初始
李想最初尝试开饭店,可惜以破产告终。这一打击让他的生活陷入低谷。但他没有放弃,转而开着破面包车送饮料。为了还钱,他找朋友借了3万,跟着表哥干饮料批发生意,生活的担子沉甸甸,而他只能负重前行。
在送饮料跑销售的过程中,他遭遇诸多不公。遇到过让他等一整夜,早晨却称不要货的老板;也碰见过不想付钱,想白得饮料的老板,这些打击如重锤般一次次落在他身上。
顽强销售心态
面对不想付钱还想占便宜的老板,李想没有一味妥协。他直接开盖就灌饮料,憨憨地回应老板。这种不卑不亢又有些机智的做法,显示出他绝不轻易低头的性格。
即便遇到嫌他烦的老板,他也连声附和,还能换角度理解老板。出店门后对着镜头的自我安慰,体现出他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心态,这份乐观是他继续拼搏的动力。
探索多样生意
李想没有局限于饮料销售,他还研究各种小生意。曾经分享销售地推技巧,研究跑货拉拉、旧衣回收这些营生。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不断在未知领域摸索,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他观察自助洗车摊的生意模式,蹲守两小时没顾客也没气馁。马上采取行动让摄影小哥叫老板来询问投入情况,积极探索新的商业途径,不放过任何可能成功的机会。
走上内容转型
不知道从何时起,李想开始转型钻研各类小吃配方,比如蒜泥小龙虾的配方等。这一转变像是打开了流量密码,他一下子制作出好几条点赞超百万的视频,这正是大众市场所需求的内容。
他在抖音简介里表明自己普通人的身份,专门调查适合普通人做的事。这种定位让他贴近大众,获得了很多人的共鸣和关注,内容转型也让他在自媒体领域找到了新的价值和发展空间。
收获网友共鸣
李想为生活卖力拼搏的模样深深感动了网友。网友在他评论区分享相似经历,比如第一次跑业务紧张到老板都听不懂自己说啥,最后老板的鼓励给了巨大信心,这是普通人奋斗路上的真实写照。
李想的经历和他视频传递出的精神,让奋斗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和力量。大家在他的视频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从他身上汲取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共鸣氛围。
自媒体大显身手
做销售锻炼出的口条让李想在自媒体领域得到充分发挥。2021年底他发的“小白应该怎么做短视频”引起不少关注,他凭借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在自媒体世界崭露头角。
打钱成为他的社交货币,能快速让老板配合拍摄,获取配方等信息。这种高效的办事方式加上他的口条优势,使他能快速掌握各种生意的细节,充实自己的自媒体内容,走向新的成功。
大家觉得李想在逆境中不断探索和转型的做法,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哪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