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疑惑
4月28日,有读者致电长江日报求助,称自己常用微信,可一直弄不清该用“微信帐号”还是“微信账号”,希望记者向专家求证准确说法。这一个小小的疑惑,看似简单,实则反映出不少人在汉字使用上的迷茫。大家日常使用网络平台时,都很容易碰到这个问题。
读者的这个疑问并非个例,在如今网络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网络内容和账号信息,究竟该用哪个“zhàng号”,确实困扰着不少人。大家都希望有个准确答案,以免用错字闹笑话。
平台用法
记者打开手机查看,发现微信的多个地方使用的是“帐号”,比如“帐号与安全”“找回帐号密码”等。除了微信,QQ、微博、抖音、百度等众多网络平台也多次使用“帐号”。这些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其用字习惯对大众影响很大。
众多网络平台都用“帐号”,这使得不少用户在潜移默化中也习惯了这种写法。但到底这种写法准不准确,一直没人深究,直到有读者提出疑问,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审王楠表示,过去写作用“帐号”,现在正确的写法是“账号”。王楠多次参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和编写,其说法具有权威性。这表明随着语言的发展,汉字的规范也在变化。
该所另一位参与相关词典修订的专家张定副研究员介绍,“帐”和“账”过去有交叉或纠葛,但当前重要的《现代汉语词典》(如第7版)中,“账号”是唯一的形式,没有“帐号”的词形。这从专业词典的角度明确了用字规范。
字形分析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曹志耘分析,从字形来说,“账”从“贝”,“帐”从“巾”,显然应用“账号”,不应用“帐号”。“贝”在古代常作为货币,与钱财、账户相关,而“巾”多与织物、帷幕等有关。
曹志耘还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帐”字注旧同“账”,这表明按现在的规范,“帐”“账”不应混用,即“账号”不应写作“帐号”。字形的差别为我们正确使用汉字提供了依据。
现状调查
记者在百度上输入“帐号”“网络帐号”进行检索,分别显示有相关结果1亿个和6690万个。从这些数据能看出,“帐号”这种用法在网络上的出现频率极高。一些企事业单位发布的信息中也经常把“账号”写成“帐号”。
网络上大量“帐号”的存在和企事业单位的不规范用法,说明汉字使用规范的推广还面临很大挑战。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用字错误,这需要更多的宣传和引导。
规范呼吁
受访专家呼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自觉遵从汉字使用规范人人有责。拥有亿级用户的网络平台不能对不规范汉字甚至错字、别字熟视无睹。网络平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应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从日常生活到网络世界,正确使用汉字都非常重要。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规范用字,共同维护汉字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汉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大家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容易用错的字词?欢迎留言评论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