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的视频众多,创作者们为了让自己的视频被更多人看到,可谓绞尽脑汁。其中购买播放量成了一种手段,这背后既有可能增加曝光的机会,也隐藏着种种风险,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购买播放量基础信息
抖音为创作者提供了购买播放量的服务,价格从50元到100元不等,可以额外得到大概5000次播放。这对那些想要快速提升曝光度的创作者来说是个诱惑。在北京的一些小工作室里,很多刚起步的创作者因为新视频播放量差,就会考虑购买。这种服务有着明确的价格体系,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创作者是一种可尝试的途径。
然而这个价格体系是否合理。从另外的角度看,如果不断购买播放量来维持曝光,那成本必然会不断增加,对创作者来说可能是不小的经济压力。在上海,有创作者表示购买播放量初期感觉有效果,但持续下去资金吃不消。
短期效果与长期考量
从短期来看,购买播放量确实能让数据好看。比如有创作者投入百元后,视频播放量迅速上升到数万,账号的声望短期内就有了提升。这种快速的增长,容易让系统把视频标记为热门进而加大推荐。
但从长期看,仅仅依赖购买播放量就存在很多隐患。要是内容质量不行,观众很快就会流失,长远来看这种增长很难维持。之前有个南方城市的创作者,靠购买播放量让播放数短暂到了几十万,但后续因为内容空洞就没了热度。
播放量与平台机制
抖音的推荐算法看重播放量、点赞和评论。购买的播放量虽然在短期内能骗过算法,让系统认为这是个潜力账号。但是,如果没有真实的点赞和评论等互动的支撑,最终还是难以在平台的算法中长期站住脚。
不少创作者发现,购买播放量后,评论、点赞并没有同步增长,这时候在平台眼里这个账号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不会持续性地给予高曝光。东北地区就有创作者表示因为单纯购买播放量被平台减少推荐。
对收益的潜在影响
购买播放量不是直接变成收益,抖音不会因为观看量高而直接给予奖励。不过确实有利于吸引广告主。例如在一些行业里,广告主优先选择播放量高的账号合作。
但内容质量才是根本。如果内容不行,即使播放量靠购买撑起来,也很难吸引长期的广告合作。像在时尚行业,很多高播放量但低质量内容的账号几乎接不到大品牌的广告。
潜在风险分析
持续购买播放量会导致账户成本上升,就会成为一个单纯烧钱的情况,创作价值会完全丧失。在成都有的创作者就因为沉迷购买播放量而资金耗尽,账号依然没有起色。
而且抖音可能会不断加强对刷量行为的监管,一旦被发现可能会受到处罚。
替代方案探索
创作者可提升视频内容质量,像是制作有创意、能精准指向特定观众的内容,这样可以让播放量自然增加。杭州有很多创作者凭借优质的美食内容而获得大量自然播放量。
增强互动性也是很好的办法,比如参加热门话题互动、积极和其他创作者合作等。北方有创作者因为和同类型的大V合作,播放量自然上涨。
你是否认为在抖音平台上购买播放量会得不偿失?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