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节奏差异
快手作为热门短视频应用公司,在投资布局上节奏明显晚于字节跳动。相比字节跳动,快手在“CVC”身份的投资起步晚了4年。从时间线来看,这4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影响到其在市场布局的先机。不过这并不影响快手后续开展丰富的投资活动。比如自2017年起,快手就开启了对外投资的步伐。
整体投资概况
据IT桔子数据,快手目前已公开的对外投资有29起。涉及的领域广泛,囊括了人工智能、教育、游戏、企业服务等。这种跨领域的广泛布局,体现了快手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意图。像教育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看似不相关,但都与快手的业务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或许能帮助快手拓展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和业务方向。
早期工具型投资
在2017 - 2018年,快手共计参与3起工具型产品投资。从当时的市场环境来看,工具型产品能为用户提供特定的功能,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借助这些工具型产品,快手可能在拍摄、剪辑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比如一些特效工具,能让用户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短视频,从而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性。
技术加码投资
近两年,快手对能为短视频应用加码技术的项目投资更为集中。涵盖了人工智能、电商技术服务支持以及AR/VR技术企业等。这些企业中不少与快手展开深度合作。如知衣科技,与多位千万级快手红人合作,促成供应链直播卖货;明略科技在2020年完成E轮融资后,将与快手等在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合作;魔筷科技2018年初进入快手平台,为网红电商交易提供SaaS系统。
深耕人工智能
2018年4月,快手与清华联合成立了未来媒体数据研究院。这一举措展现了快手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决心。通过与高校合作,快手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探索技术赋能短视频的更多可能。在视频的智能推荐、内容审核等方面,人工智能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快手的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多领域投资版图
快手在游戏、教育等领域也有着积极的动作。游戏方面,2017年腾讯投资快手后,快手成为腾讯游戏分发渠道之一;教育方面,2019年5月投资“精准学”,2020年领投“火花思维”D + 轮融资。此外,在围绕快手短视频及直播内容上,至今已参与投资/并购了5家相关企业,2019 年还与腾讯合作参与了漫画内容提供商“十字星工作室”的A+轮融资。从2019年起,快手参与多起重量级投资,对独角兽企业的投资显示了其“大小通吃”的魄力。
大家认为快手后续还会在哪些领域有大的投资动作?欢迎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