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革倒逼转型
曾几何时,奢侈品高高在上,被大众仰视。但如今市场形势大变,收入状况不佳迫使奢侈品牌们迅速调整策略。据行业报告显示,近几年奢侈品线下销售增速明显放缓,为求突破,它们不得不放弃“高冷”姿态,转向社交化营销渠道,开启年轻化、数字化转型之旅,这一变革势在必行。
在当下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年轻消费者成为消费主力军,其消费习惯与理念和以往截然不同。奢侈品品牌必须与时俱进,重新审视市场环境,积极采取行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洞察年轻消费行为
国内的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上,年轻用户活跃度极高。根据统计,抖音和B站上3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超70%,这吸引众多奢侈品品牌扎堆入驻。品牌们从广告投放开始,全方位洞察年轻人消费行为,将年轻化营销转型作为战略核心。
例如,品牌们会分析平台上年轻人对时尚内容的点赞、评论和分享情况,了解他们的审美偏好和消费需求,以此来调整自己的产品设计、营销内容和推广策略,力求与年轻一代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借助明星拓展影响
众多奢侈品品牌希望借明星影响力在年轻粉丝群体中提升存在感。像肖战代言宝格丽,其粉丝的热情支持让宝格丽的多款产品销量大增。在电商平台上,相关商品的搜索量和销售额在代言官宣后呈爆发式增长。
明星的粉丝效应能够快速传递品牌信息,提高品牌知名度,品牌也借此增加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和口碑,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需要选择与品牌形象契合的明星,否则可能引发粉丝与品牌之间的冲突。
试水直播带货热潮
2020 年直播带货成为营销热点,奢侈品也纷纷入局。LV开启直播后,尽管效果参差不齐,但可见其对新营销方式的尝试决心。数据显示,直播带货在某些时段为品牌带来了可观的流量和销售转化。
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直播带货可以实时与消费者互动,展示产品细节和特点,更直接地刺激消费。然而,奢侈品直播也面临着品牌形象维护、产品价格定位等诸多挑战。
营销尝试引争议
LV 与潮流品牌 Supreme 的合作,成功吸引年轻人目光,让品牌重获时尚话语权,皮具部门销售额上涨 15%。这一案例成为奢侈品跨界联名的典范,展示了创新合作的巨大潜力。
而 Dior、Fendi 的“土味”短片虽遭网友指责缺乏创意,但却带来高曝光和强转化。不过,这也引发了奢侈品调性与短视频网红身份不搭的争议,品牌需要在营销效果和形象维护之间找到平衡。
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数字化营销为奢侈品品牌带来新机遇。它拓展了品牌触及消费者的时空范围,即使没有实体店也能与消费者交流并促成购买。比如线上虚拟展览,让全球消费者在同一时间感受到品牌魅力。
数字化加深了奢侈品的年轻化转型,从布局直播到入驻新兴社交平台,品牌旨在挖掘潜在用户,进行长期品牌建设和推广。未来,顺应数字化趋势的品牌有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你认为哪个奢侈品品牌的年轻化、数字化转型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