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突发
2022年8月,农安县的王女士正躺在医院等待缴纳住院费,却惊觉银行卡里少了一万九千多元。这对于本就有癫痫毛病、身体状况欠佳的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这钱可是她的救命钱,没了这笔钱,后续治疗都成了问题。
背后原因
原来,王女士有个11岁的女儿。她平时用手机支付时,女儿在旁偷看记住了密码。王女士住院没带手机,女儿就趁她不在家,把银行卡绑到自己手机上。孩子常看某主播直播,被主播诱导刷礼物,一开始以为是互动特效,后来才知刷的是钱。8月1号和2号,两天就刷了54笔,还删除短信提醒。
家庭困境
王女士是二级残疾,家中仅丈夫一人外出赚钱,经济本就不宽裕。这笔钱对他们家至关重要,是王女士后续治疗的保障。如今没了这笔钱,王女士上火得饭都吃不下,后续治疗也陷入困境。
维权波折
发现女儿充值后,王女士赶忙联系快手平台,并按客服要求提交了相关证据。可半个月过去了,钱仍未返还,这让焦急等待的王女士心急如焚。她每天都盼着钱能早日回来,好继续自己的治疗。
平台回应
8月21日,华商报联系快手平台,工作人员称用户提供正确银行卡信息后,10个工作日左右退款会到账。对于主播诱导未成年消费问题,只要用户提交相关证据,平台会根据情况不同程度地封禁直播。但目前王女士仍在等待退款。
社会思考
此类事件并非个例,反映出未成年人消费监管存在漏洞,平台审核机制也有待完善。同时,家长也需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这一事件也提醒社会,要多关注弱势群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大家觉得,在这类未成年人打赏的事件中,平台和家长谁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欢迎评论区留言,也请大家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