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商业化进展迅速,这一话题充满了各种值得探讨的点。从去年9月开启商业化道路,到如今信息流广告的发展等一系列情况,都对用户和市场有着不小的影响。
抖音商业化开启迅速
抖音成立仅一年就开始商业变现,这速度着实惊人。在同类型的短视频产品中,成立不久就踏上商业化道路是很勇敢的尝试。许多平台在早期更注重流量积累,像抖音如此快速开启商业化在移动互联网界较为少见。这必然和背后资本的推动以及市场的需求有关,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市场尽早盈利站稳脚跟的心态十分明显。同时,抖音在短视频产品矩阵中的地位很高,相比火山小视频和西瓜视频,商业化进程更是当先。
这快速的商业化也伴随着风险。如果把握不好度,就像一些急于变现的互联网产品一样,过早商业化可能让用户反感,流失大量用户,后续发展乏力。
抖音信息流广告现状
抖音信息流广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今日头条。记者了解到,抖音从3月起放开中小商业化,目前生活服务类品牌和淘宝店在抖音做广告居多。有代理商称,抖音广告费用花得比今日头条快。而有用户明显感觉广告增多,以前很少能看到广告,现在广告出现频率大幅上升。这表明抖音在信息流广告投放上投入了很多资源,在增加广告收入上发力迅猛。
然而,抖音也要注意用户感受。虽说广告增加会带来更多收入,但过度的广告投入必然会使部分用户的使用体验下降,一旦用户体验受损,后面要挽回就很困难,会影响平台的长远发展。
抖音的变现模式
抖音的变现除了信息流广告,还有达人合作模式。按达人粉丝量级分为S级 - C级并“明码标价”给出不同打包方案。像抖音上500万粉丝以上的红人广告费已超百万。这种变现模式很直观,利用了网红的影响力。品牌方通过达人合作能精准触达其粉丝群体。
抖音对于变现模式的开拓说明其商业化战略的多元性。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确保达人的质量和影响力真实有效是个难点。如果出现数据造假或达人影响力出现虚假宣传等问题,会影响品牌方利益,从而影响自身变现模式的健康发展。
商业化与用户体验的平衡
抖音必须在疯狂“吸金”和用户体验间做好平衡。虽说商业化能快速带来资金收入,但丧失用户体验会让平台陷入危机。本质上流量变现背后还是靠内容,没有好内容用户就会流失。在平台上,增加广告同时要保持内容优质并提高用户粘性是很大挑战。
当把目光放长远些,抖音在发展过程中,从一个简单的音乐短视频APP向更广泛受众发展。这就需要权衡广告利益和众多不同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保证用户留存率。
抖音走向大众化
抖音换上与快手相似的新 slogan“记录美好生活”,透露出走向大众化的意图。相关人士表示目标是成为每个人记录分享生活的平台。这是商业化的需求,走向大众化可能获取更多流量。对于一二线城市为主的抖音,扩大用户群体可巩固其地位。
但走向大众化也面临挑战,比如原有核心用户群体能否接受这种转变,新的大众用户群体的喜好口味需要怎样满足。同时和快手相比,在吸引不同人群上必然存在竞争关系。
抖音面临的竞争态势
在短视频市场中,抖音、快手、秒拍是排头兵。抖音想成长为微信那样涵盖老少通吃、三低三高通吃的量级,任重道远。就像艾媒CEO张毅所说,抖音和快手在用户群体分布上不同。而且快手面对竞争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观,坚持平等分发。
抖音在这种竞争局势下必须不断创新和改善。无论是拓展用户群体,还是优化变现模式、提升用户体验等各方面都需要继续提升,否则在激烈竞争中很容易落后其他竞争对手。最后想问大家,你认为抖音未来会因为商业化而失去大量用户吗?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