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行业可谓是风起云涌,特斯拉要涨价、蔚来在丹麦活动收缩、合创汽车调整薪资还全员卖车,小米汽车有购车意向调研,这些消息背后隐藏着许多消费者和从业者应该关注的故事。
特斯拉Model Y涨价背后的因素
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市场即将在4月1日涨价5000元。实际上,除了官方直接涨价,它之前的综合优惠在缩减。回顾今年3月,特斯拉有8000元官方现车保险补贴政策、最高1万元的车漆减免政策,而这些利好即将在3月底结束。这一系列措施,不管是直接涨价还是优惠缩减,都体现出特斯拉的价格策略调整,并且会影响到准备购买该车型的消费者决策。对于持币观望Model Y的消费者,可能要重新考虑自己的预算了。
特斯拉这样的做法在汽车市场不是个例。随着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企业自身运营成本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很多汽车企业都在调整价格策略。
蔚来在丹麦的收缩策略
蔚来在丹麦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丹麦的“牛屋”关闭了,唯一的换电站也像遗孤一样存在。不仅如此,本来有30名员工,现在解雇了25名。蔚来可能是出于经营成本或者市场布局的考量。从地点来看,丹麦或许对蔚来来说,当前阶段难以带来足够的收益促使其持续投入。这也是蔚来全球化战略调整的体现,就像很多企业在全球布局时,并不是一直能够一帆风顺,会根据实际情况收缩或者扩张。
这样的收缩对蔚来全球形象或许会有影响。消费者可能会对蔚来在海外的长期发展产生担忧,也会影响到它的潜在客户群体。
合创汽车的内部调整
合创汽车绩效改革调整薪资结构,员工到手薪资减少20% - 30%。而且合创汽车要求全员卖车,从2024年初开始准备,3月正式实施,这种做法由营销部门推进,但其他部门配合程度不高。这样的企业内部调整,对于员工来说伤害很大。例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受到打击,据一位内部员工表示,卖车指标从未完成。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合创汽车可能想通过全员营销方式增加销量,但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汽车销售这种相对传统且需要专业知识和渠道的行业。
小米汽车的内部推广和外部误解
小米汽车在内部开放SU7的试驾,并向员工调查购车意愿。还向供应链、合作伙伴等发放购车邀请。同时有消息称雷军将为小米汽车发放1000个F码,但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否认有F码等优先购买渠道。内部推广是小米汽车前期预热的方式,可以让内部人员体验并给出反馈。
不过,这种前期推广中的消息误传可能误导消费者。因为很多人可能冲着F码之类的优先购买渠道而关注小米汽车,结果却是一场误会,这可能影响小米汽车前期预定等情况。
汽车企业高层言论和规划
领克汽车的穆军谈到汽车设计的创新与模仿,上汽通用五菱的周钘分享宝骏汽车的现状和未来规划。这些高层言论和规划对于各自的企业发展方向非常关键。像领克汽车可能正在探索如何在设计方面突围,打破目前汽车设计同质化的困境。
明确的规划对企业发展就像灯塔。例如宝骏汽车,如果按照周钘的规划去执行,或许能在未来车企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高合汽车的法律纠纷
高合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及其母公司多次因买卖合同纠纷被起诉。虽然它要在欧洲推出新车且达到五星安全标准,但诉讼问题是个很大隐患。在山东青岛的高合汽车,这一系列诉讼可能影响企业形象。如果处理不好,在国内市场口碑受损,其开拓欧洲市场也会受到连累。
汽车行业的这些动态都影响着企业发展、消费者购买决策等诸多方面。那么你对哪个企业的动态最关心?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