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币补贴来教育用户、拉新的方式在新业务中被广泛使用,像美团极速版地推拉新补贴。这背后是互联网业务流量获取越来越难的痛点,原本轻松获取流量的补贴策略如今失灵,这现象很值得探究。
极速版APP兴起
2019年,各大互联网公司推出极速版APP。它们因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受关注。社交平台能看到美团极速版拉新广告。2019年有不少极速版APP线下地推人员收入颇高。深燃报道过20人的团队负责人月收入达10万。那时虽有流量危机,但下沉市场是蓝海,它们能凭借网赚玩法吸引用户。
极速版APP进入用户视野相对容易些,且当时看起来是获取用户的有效途径。
极速版APP风光不在
如今极速版APP风光不再。当初由少数平台推出的模式被效仿后,吸引力下降。经过三年发展问题暴露,比如下沉市场拉来的用户难“伺候”,变现困难。另外,极速版和主APP重叠度过高,没达到引流目的。像很多极速版APP功能体验和主APP无多大差异。
流量困境的大背景
极速版APP失效背后是流量困境。2019年极速版爆火时全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1.39亿。截至2021年12月才到11.74亿。用户增长缓慢。互联网流量池接近天花板。不仅仅是极速版APP获取流量难,整个互联网业务获取流量的形势都十分严峻。
这不是一个极速版APP就能解决的问题,流量增长在当前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补贴与网赚策略失效
在这种流量困境下,补贴和网赚拉新策略效果不好。过去补贴能轻松吸引用户,现在即使撒币补贴也难以大规模引流。比如美团极速版地推补贴拉新来的用户数量可能不如预期。以前的补贴策略就像一张破网,很难再网住大量的用户流量。
用户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被补贴吸引,大家对补贴的新鲜感逐渐丧失。
服务与价值的关键
在流量策略和补贴战术失效的时候,服务和价值成了关键。疫情期间,线上生鲜电商靠服务迎来爆单。海底捞也凭借自身服务被重新认识价值。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极速版APP和拉新活动只是表面,核心功能才是真正留住用户的关键。
企业若想长久留存用户,一定要注重自身服务建设和价值创造,而不是只靠补贴吸引用户。
走向长期主义的必要性
单纯靠补贴很难获客了,要走向长期主义,着眼服务与价值构建。将资本投入到服务建设等方面,才能真正获得用户认可。像不断优化电商平台的配送速度、商品种类丰富度等都是服务建设的内容。长期投入这些方面,而不是短期的补贴,才能真正“收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