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火爆异常,但“抖音账号交易”的现象,如同一颗毒瘤存在。明令禁止的行为下却交易火热,这就足以引发我们的深思。
交易乱象呈现
短视频账号在很多平台明码标价。像百度贴吧“抖音账号交易”里,有人售卖账号,具体指出粉丝数量、点赞数等情况来定价。在鱼爪网更是大规模地进行账号买卖,众多账号被明码标价,但其介绍却相当有限,仅粉丝和播放量,这无疑是一种粗放的交易模式。这种交易行为直接无视平台的禁令,并在网络上肆意横行。这种买卖账号的行为让整个短视频的生态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平台禁令的存在,却依然还有大量账号在售卖,实在令人担忧。
同时,这种交易里卖家还在进行所谓“养号”的操作。他们不是真心做内容,不过是把账号养大就出售。这种行为违背了创作的初心,也是对大众的欺骗。
交易背后的人群
卖账号的人有一定的心态和缘由。那些短视频自媒体人,由于种种原因,像“没空打理”“账号难赚钱”“内容生产效率低”等就把账号出售。但是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这种行为对整个短视频生态的影响。
而买家主要是两类人。那些想吸引流量的商家,以为买到账号就可以轻松引流,却不知背后的隐患。另一类是从事短视频黑色产业链的人,这类人行为相当恶劣,他们图的就是利用这些账号进行各种违法或灰色行为,进而谋取私利。
黑色产业链危害
黑色产业链的危害非常严重。像之前报道的自制假冒名牌化妆品,还公然展示制作过程,留下联系方式售卖。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并且这种造假售假行为让短视频平台变成了“假货橱窗”。
更重要的是,它伤害了真正有才华的短视频自媒体。那些认真做内容的人,在搬运、运营等能力上不如专业养号工作室,这导致真正做内容创作的人反而难以生存,破坏了短视频内容创作的良性发展。
账号交易破坏内容创作
一旦账号被当成商品进行买卖,内容创作就会走向恶性循环。原本应该是充满创意和才华的作品,因为账号交易的存在,创作者不再用心,而变成流水线式的简单重复产出。创作者不再关心作品本身的质量,只在意账号粉丝量能卖高价。这样下去,整个短视频的创作环境将会变得越来越恶劣,创作者忙着养号卖号,而高质量的内容将会越来越少。
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针对这些不良的行为,法律规制非常必要。虽然目前短视频账号养号卖家和下游恶意买家的违规行为很猖獗,但法律能够起到制约的作用。通过法律的介入,能规范账号的交易行为,打击黑色产业链,保护真正在创作的短视频作者权益。这样让整个短视频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法律约束,这种乱象将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对未来的展望
目前这种短视频账号交易的状况急需改变。平台应该加强监管,不能仅仅只是颁布禁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对违规账号的识别,对不良交易的拦截。同时,广大的短视频创作者也要提高自身的觉悟,意识到账号买卖的危害,回归到内容创作本身。对于即将进入短视频行业的人,也要进行引导,让他们知道在这个行业里真正的价值是创作优秀的内容而不是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