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开始内测,从此踏上了一段辉煌的征程。这一时刻,刚好赶上了中国互联网时代更迭的红利期,这是一个极具看点的现象。它和新浪网与分众传媒的合并相关联,借助强大的媒体品牌和传媒影响力进军微博业务,充满无限可能。
新浪网品牌助力
新浪作为全球最大的华人咨询平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有4亿多用户,日均浏览量超过20亿次。这样庞大的用户基础和高浏览量为新浪微博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石。自2009年9月便开始借助新浪门户网站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逐步发展壮大,这种依靠大平台的起步方式是很明智的。地域方面,像湖北省近2000万网民,70%以上的用户通过新浪微博浏览资讯,可见新浪网的品牌影响力在地区上的体现也很明显。
通过热门事件的传播可以进一步看到新浪网品牌助力新浪微博。例如2009年9月4日11点17分,谷歌中国负责人李开复通过新浪微博宣布离职,消息得到多家媒体的即时转载和传播,由此可以看出新浪的品牌使得新浪微博在传播这类有影响力的消息时极具优势。
用户数量的增长
在发展过程中,新浪微博用户数量增长很迅速。2010年7月18日,美国投资银行SIG报告中提到,截至2010年上半年,新浪微博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500万 - 2000万之多。到现在,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达3亿之庞大的体量,每天产生接近1亿条新微博,其中47%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使用。这表明其用户群体规模巨大且有大量的活跃用户。
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各界名人,都逐渐向新浪微博聚集。其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15日,其中媒体个人微博68083个,官方微博12737个,通过认证的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将近2万个。这样不断增长且多元化的用户构成,对其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合作与拓展
新浪微博一直在积极合作拓展。2011年5月16日,其与3G门户进行深度合作。整合新闻资讯、微博产品、客户端、移动搜索等领域。这一合作让双方资源得以互补,在互联网业务上协同发展。
这样的合作带来的是业务拓展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行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整合资源,共同挖掘用户需求。例如在新闻资讯共享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移动搜索功能优化能让用户更便捷地获取信息。
产品创新功能
在产品创新方面,新浪微博也有很多举措。2011年6月3日推出Q版微博内测,用卡通风格界面和操作方式吸引“90后”用户,这是针对特定年龄群体用户心理需求设计的。
2011年10月1日推出的“身份通”也相当实用。这种展现真实、保护个人信息防冒用的应用模式深受欢迎。体现出微博对使用者隐私保护和营造健康社交环境的重视,这一功能有助于增加用户信任。
竞争中的地位
在竞争方面,新浪微博表现突出。按活跃用户数衡量,截至2010年11月,市场份额为54%。在中国主流微博中,使用率是最高的,用户调查下,60.9%的用户表示使用过新浪微博,知名度方面,有59.79%的微博关注者听说过它,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主流微博产品。
而网易、腾讯、搜狐、凤凰微博虽然也是网民关注较多的产品,但关注度低于新浪微博。这表明了新浪微博在微博竞争格局中有很强的竞争力。
群组功能发展
2011年11月5日新浪微群开始内测,具有通信和媒体传播双重功能。这种群组功能丰富了用户社交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群组合适地细分话题、交流互动。
比如在某些兴趣爱好或者工作相关的群组中,用户可以进行深度的交流和知识分享。群组的媒体传播功能也有利于一些小型组织或者群体分享消息。
你觉得新浪微博还能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持续领先多久?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且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