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本地生活业务这块大蛋糕被众多平台盯上。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已占据一席之地,现在内容社区们也纷纷涉足,小红书也有了新动作,这其中蕴含着诸多看点。
小红书的新计划
小红书发起的“街巷小店改造计划”,是布局本地生活的重要一环。它鼓励用户分享有故事的小店,然后联合创作者改造小店。例如在上海的一些弄堂里,就有不少这样有故事的小店被挖掘出来。这一计划能带动小店的发展,而带有具体位置和POI的笔记,也有助于构建本地化商业网络。另一层面上,这也能满足用户发现更多有趣小店的需求。
网红店现象
小红书上有很多网红店,但网红店的兴衰变化很快。以前网红店火爆时,依靠小红书的传播而闻名。但随着市场竞争,平替产品出现,网红店的吸引力下降。像曾经在成都很火的一家网红甜品店,由于其他店推出类似且更低价的甜品,客流量大幅减少。这表明单纯靠网红效应难以持久,也表明小红书在本地生活商业转化上存在不足。
小红书与本地生活业务的历史
2021年小红书就上线了一些本地生活相关功能,但早期动作不大。早期抖音在本地生活业务起步阶段也曾遇挫,如第三方平台合作、企业号团购等方式未达预期。但随后抖音通过地推招揽商家,给予流量和补贴扶持,到今年6月抽佣稳固地位。相比之下,小红书在本地生活业务上观望太久。
本地生活业务的吸引力
众多平台热衷本地生活业务,是因为线上流量变现困难。而本地生活业务是O2O模式,能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就拿某线上购物平台来说,线上流量虽多,但纯线上盈利艰难,而结合线下门店做本地生活业务就可实现更多盈利路径。抖音和京东还盯上外卖业务,足见本地生活市场潜力无穷。
小红书的顾虑
小红书存在多方面顾虑,一方面其在本地生活的功能更多是为创作者提供便利,并未商业化。同时它多次打击虚假种草封禁账号,这使得其在发展本地生活业务时较为谨慎。而且“滤镜”事件影响严重。比如小红书上某些网红景点,用户实地体验后觉得和图片相差甚远,这让用户对小红书推荐产生怀疑,影响本地生活业务的开展。
小红书的独特优势
与抖音快手不同,小红书内容分发偏“去中心化”。这一特点可以让更多用户分享的小店信息被曝光,而不是只依赖少数达人推荐。在某些非一线城市,小巷子里的特色小店可能就因为“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而被大众知晓,进而走向更多人视野,成为潜在的本地生活商业机会。
面对其他平台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的快速发展,小红书想要进一步布局本地生活业务,它该如何有效整合自身优势并且克服诸多难题?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