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虚拟人直播成为新的热点现象。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对其相当宽容,而短视频平台却谨慎有加,这背后有着诸多值得探讨之处。
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对虚拟人直播的接纳
淘宝和京东在虚拟人直播方面展现出很大的包容性。淘宝去年就通过AI全时直播库推出数百位AI虚拟主播,可以根据商家需求定制形象。京东“618”期间数字人主播直播时长超38万小时,用户互动超400万次。京东云言犀负责人称数字人直播成本为真人的10%,吸引很多大牌商家合作。这是因为电商平台以商品购买为主,用户更关注获取商品信息,虚拟人主播能高效介绍商品、提供服务,提高平台活跃度。
这也符合平台发展的需求。从商家角度,节省了成本获得了不错的效益。比如一些中小商家请不起大牌主播,虚拟人主播是很好的替代。从消费者角度,只要商品信息准确传递,价格合适,也能接受。像在一些电子产品的促销活动中,虚拟人主播在介绍产品参数和价格优惠上很熟练。
短视频平台对虚拟人直播的谨慎
6月19日,快手电商发布公告表示对于AIGC能力辅助创作内容不给予特殊流量扶持。对于短视频平台主要注重内容创作和社交关系。抖音、快手这类平台用户来这里是为了看有趣原创内容以及和朋友互动。若虚拟人大量进入直播,会破坏内容创作和社交体系的公平性和真实性。
以抖音的很多网红创作者为例,他们辛苦创作内容来积累粉丝,如果虚拟人轻易地就能获得流量和关注,这对他们来说极不公平。并且在社交方面,真人与真人互动才有情感的传达,虚拟人在社交互动上比较生硬。
不同态度背后的平台属性差异
淘宝、京东这类购物平台用户群体聚焦消费。厂家希望产品能快速被推荐和销售。所以数字人只要完成商品介绍等任务就能为平台加分。而短视频平台是娱乐为主,是为了满足用户休闲娱乐、社交需求。平台搭建起的是创作者和用户之间信任的桥梁。
例如在快手有很多才艺博主,粉丝们观看直播是为了看他们真实的表演和互动。如果虚拟人大量充斥其中,就违背了这种初衷。不同属性使得对虚拟人直播容忍度产生极大区别。
虚拟人直播的优势
虚拟人直播在很多方面有强大优势。在直播带货等众多消费场景都适用。如在一些知识付费场景,虚拟人可以24小时不停解答疑问。在创意创新方面,虚拟人可以有各种新奇外表设定。在成本上相比真人有很大的降低。很多商家自身预算有限,请不起知名主播的时候,虚拟人就解决了他们的痛点。
从技术层面看,技术的发展让虚拟人的形象和展示内容都更加精良,也拓宽了使用领域。比如一些高端商品的推广也可以用虚拟人来展示其高端感。
虚拟人直播的问题
目前虚拟人直播也有不少问题。其真实互动能力相对较弱。在直播过程中无法像真人一样及时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或者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例如直播过程中观众提出棘手问题,虚拟人可能只能机械回答。
还容易出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情况。因为虚拟人是按照设定程序运行,如果程序有漏洞或者被恶意编写,就可能输出错误信息。而且缺乏真人的情感和带给消费者的信任感,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行业需要提升虚拟人直播的用户体验。利用AR和VR技术增强虚拟人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在内容创作和策划上也要下功夫,让其不仅有销售功能还能有娱乐和教育价值。比如制作虚拟人动画课程等。
未来随着行业发展,如何在发挥虚拟人优势的同时规避其不足之处是关键。这关系到各平台的长远发展以及消费者的利益。
你认为虚拟人直播在未来是会在更多平台被广泛接纳,还是会因存在问题被限制发展?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