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二次上市有了新进展,这无疑是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此次招股书披露的种种信息不仅关乎微博自身的发展命运,也牵扯众多投资者、用户以及广告客户的利益,值得深入探究一番。
业务营收增长
微博的营收有着积极的一面,在广告及营销收入方面能够保持增长态势。三季度微博来自广告和营销业务的收入为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9%。2021年前三季度这部分收入为14.3亿美元,同比增长38%。这说明微博在广告营销领域仍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不断挖掘出商业价值,让财报数据变得亮眼,为二次上市增添了一些底气。然而,这种增长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目前广告及营销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极高,这意味着微博的营收过于依赖这一方面,如果这一块出现问题,微博将会面临巨大的营收危机。
广告主数量下降
微博的广告主数量出现了连年下降的情况。2021年前三季度,微博的广告主数量为80万,较去年同期的140万减少了60万。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广告主数量代表着客源,客源的减少可能反映出微博在市场上吸引力的下滑。但同时每个广告主(不包括阿里巴巴)的平均支出由去年同期的649美元增加152%至1637美元。这可能是微博调整业务方向的结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个体大广告主的身上。可是,广告主数量的减少总归是一个危险信号,一旦现有的大广告主流失或者减少投入,微博的广告营收将会遭受重创。
股权结构情况
微博的股权结构较为清晰明确。截至9月30日,新浪公司持有微博44.4%股权,阿里巴巴通过子公司持有微博29.6%股权,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1.2%,其他股东共持有24.8%。其中,微博董事长曹国伟享有微博70.6%的投票权为微博实际控制人。这样的股权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决策走向和利益分配。新浪和阿里巴巴在微博公司占有较大的股份比例,这两家公司对微博的发展决策必定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而曹国伟作为实际控制人,他的决策对于微博的未来有着关键的导向作用。
新监管要求影响
监管方面的发展对微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如果颁布,微博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业务和经营。微博虽然已经在微博热搜管理规则(已作为微博社区公告发布)中公开披露了“微博热搜”的运行机制,但还存在潜在风险。这反映出微博需要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做出业务调整,以更好地应对监管要求。微博如果在监管上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将会在经营、口碑等多个方面面临不利局面。
算法推荐调整
微博提供用户调整算法驱动推荐内容及广告的选项。用户能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和“个性化内容推荐”功能。这一举措体现了微博对用户选择权的尊重,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果大量用户选择关闭,微博平台上的广告效果最终可能会降低,从而影响微博的业务运营。目前微博有约55%至65%的广告及营销收入来自于提供营销推广产品,其中部分可触达所有用户的广告不受算法推荐引擎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视用户对算法推荐的态度所带来的冲击力。
二次上市展望
微博的二次上市能否成功是众多关注者心中的疑问。从目前招股书披露的业务数据来看,既有积极的营收增长,也有广告主数量减少等忧患。在股权结构稳定、监管积极应对、算法推荐慢慢调整的前提下,微博还需要权衡多方利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拓展非广告业务营收渠道。只有解决好这些内部问题,并适应外部监管的发展,微博的二次上市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