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网络时代,那些以农村为题材,尤其是以老人为主角的短视频走红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这些短视频既传递了乡村的秀美风光,也把特产推广了出去,它们走红背后的原因值得探寻。
政策助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三农创作者面临着大好的机遇。像许多讲述农村故事的短视频创作者,他们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去解决乡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变得更加容易。例如很多乡村的产品以前无人知晓,但如今通过政策推动下的网络渠道,逐渐被广大群众所知晓。而且这样能帮助三农创作者建立品牌,这成为了农村题材短视频发展的一个坚实基础。同时,很多平台也积极响应政策,为农村题材短视频推波助澜。
从创作者自身的角度来说,有着政策的顺风可借,其创作之路便少了很多阻碍。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内容创作,将乡村的美好展示出来。
情感纽带
以老人为主角的短视频有着独特的情感魅力。和靠颜值或者技巧吸引观众的短视频不同,这类短视频传递出的是天伦之爱,是一种朴实且真挚的情感。像很多观众看到张奶奶制作紫薯美食的短视频时,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而这种情感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
就拿心怀梦想的徐伯伯来说,他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老人形象,但在短视频中的展现却引发了消费者的热烈讨论。在当下社会,人们渴望回归这种真挚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纽带让这些短视频能够迅速在流量中占据一席之地。
乡村场景
乡村的各种场景通过短视频转录成一种独特的魅力。村落的风貌,农户的生活院落,这些在短视频中展现出来后,让很多人向往。例如@山白复刻中国传统物件和技艺,将中国传统文化幽默地展现出来,短时间内涨粉百万。这是以乡村为场景创作出来的效果,很多在书本中读到的乡村景况,如今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这些乡村场景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比如特定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等。这种乡村场景在短视频里的复刻,满足了很多人的探索欲和对田园生活的幻想。
美食社交
农村美食在这些短视频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美食就像是和用户有着深层次的连接。很多农村的美食短视频深受欢迎,抖音上的三农视频内容里农村生活、农村美食和三农电商排名前列也说明了这一点。像一碗螺蛳粉产生的众多网络玩梗和线下消费场景,使得美食成了社交货币。
从消费的角度看,一些乡村美食相对不贵,如10元钱在乡村可以做很多土豆泥,但城市里同样的食物量可能要价较高,这也产生了一种对比,吸引人们去关注乡村美食背后的文化。
社交跟风
当一个以农村为题材且有特色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开始走红时,会迅速引发跟风效应。例如某个关于农村美食制作的短视频受欢迎,就会引发很多相似的账号出现。很多用户看到别人关注点赞一些农村短视频,自己也会出于好奇或者社交归属感去关注。
这种社交跟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尤为明显,一个小小的爆款农村短视频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分享,使得其知名度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满足期待
这些短视频往往满足了受众的某些期待。在城市快生活的压力下,受众渴望有田园般的慢生活体验。作品呈现的乡村慢生活与高品质感的视频就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镜头下的老人不紧不慢地做着美食,展示着乡村生活,正好满足了城市人的心理需求。
同时,这也满足了人们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期待。像是传统的美食制作方法,古老的物件技艺展示等,这些传统文化在短视频中重现生机,符合受众期望文化传承发展的心理。
你是否也注意到很多身边的人都在关注这类农村题材的短视频?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