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各类短视频充斥网络,而乡村题材短视频中的老人账号走红备受关注,这背后隐藏的成功因素值得探索。
质朴情感的冲击
乡村老人题材短视频最打动人心的便是其中蕴含的质朴情感。在众多靠颜值与技巧博眼球的视频里,这些主打老人的视频宛如一阵清风。例如,每一天无数年轻人忙碌于城市的喧嚣之中,而此时看到老人在乡村宁静生活里的表现,那种家庭温暖、天伦之乐透过屏幕就能感染观众。张奶奶制作紫薯美食的视频里,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美食,更多的是一位老人的心血和关爱。这种情感在广告充斥的网络世界里极为难得。
很多老人视频体现的是乡村生活日常,像为孩子做饭,邻里间的互助等场景。与传统的高大上广告中的老人形象迥异,这里的老人充满生活气息,真实且可爱。他们没有刻意的表演痕迹,可能只是在重温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内容,而这种内容恰恰勾起了人们对家庭和田园的向往。
乡村生活场景的吸引力
乡村的景色与生活形态是这类视频走红的重要因素。城市里的人们远离乡村,他们充满对乡村的好奇与向往。当短视频展示那些古朴的村落风貌、宁静的生活院落时,就像打开了一幅画卷。像@山白展示的传统物件与技艺,还有徽墨制作相关视频,让很多人了解到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乡村文化。
以“八零徐姥姥”为例,在他们的视频里,观众可以看到乡村自家厨房准备食物的过程。看到灶台下烧着的柴火,阳光洒在老旧的院墙上。这种对比于城市的高楼大厦与快节奏生活的场景,成为吸引大众的关键所在。比如在某个山村,人们能看到桃花盛开时漫山的粉色,溪流在石头间潺潺流淌,这与大街小巷密密麻麻的车辆形成鲜明对比。
美食文化的魅力
美食在这类视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美食仿佛有一种魔力,能直达人们的味蕾深处。像张奶奶的紫薯美食视频使得村里卖出五千多单紫薯,这很漂亮地诠释了美食的吸引力。在“八零徐姥姥”的视频里小小的一碗土豆泥,可能引发大家对乡村食材新鲜度与价格实惠的思考。
美食就像是一种传统文化标志。在某些地方,一道美食可能承载了多年的历史记忆。像螺蛳粉不仅仅是一道食物,它背后形成的网络文化梗以及线下消费百态,都体现了美食成为一种社交、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农村美食还是一个地方形象的代言,每个地方有不一样的特产美食,这成了地方向外展示自己魅力的名片。
政策助力的推动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行的当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东风。诸如众多的“八零徐姥姥”类的短视频创作者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政府鼓励有更多的人关注三农,更希望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乡村的发展。这些短视频创作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展示方式。
在政策扶持下,互联网平台给这类乡村题材的短视频提供了更多机会。从流量扶持到各种推广活动,让这些原本默默无名的乡村老人、乡村美食被大众逐步熟知。例如有的地方为乡村电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乡村产品如农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等向外销售,这些政策推动也让乡村短视频创作者更有动力。
满足社交互动需求
如今乡村题材短视频也逐渐融入社交网络,成为社交互动的一部分。这方面农村美食承载的功能尤为突出。例如抖音上很火的那些创意农村美食制作过程分享时,观众会在评论区热烈讨论做法的问题,或者分享自家类似的美食经验。
像“八零徐姥姥”这类型的账号还创建了一种情感上的社交纽带。大家看到视频里老人温馨的生活,可能会联想到自家的长辈,进而引发情感共鸣的讨论。这种互动不仅仅是简单的问答,更多的是心灵之间的沟通,是对过去回忆和家庭温暖的共享。
对比产生的幸福感
在乡村与城市的对比下,乡村题材短视频也呈现出独特的卖点。在“八零徐姥姥”这样的视频中,一碗10元的土豆泥,从乡村食材能做出的量大和花销的对比角度看,让人们深深感到乡村生活成本低。这使得观众看到一种可以实现的简单幸福生活。
城市节奏快,压力大,大家追求的物质生活往往使人疲惫。通过与乡村老人悠闲自在的生活对比,让观众心中埋下一种向往的种子。在城市昂贵的物价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乡村简单质朴的生活显得更加美好,这种对比下乡村短视频更突显其魅力。
那你认为自己身边是否存在类似的乡村题材短视频创作机会?希望能听到你的观点,欢迎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