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就业市场,求职者本就面临诸多挑战,而求职平台背后潜藏的黑色产业链,更是让求职者雪上加霜。从简历被倒卖,到账号买卖等种种乱象,严重威胁到了求职者的安全与权益,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
招聘陷阱频现
不少求职者反映曾遭遇招聘骗局。像阿成在58同城投兼职简历后被骚扰,还有张强面试遇坑骗。长沙的小莉求职时被要求缴费,之后却没接到工作通知。朱晓在智联招聘找兼职被骗交入职费和保证金后却只是刷单工作。这些案例都表明,求职者在求职时面临各种陷阱,在不同地点都有类似事件发生,且受害者有不同化名的人物。这些现象凸显出求职者很容易受骗。
这种招聘陷阱多是不良公司利用求职平台实施的,他们想办法骗求职者的钱财,破坏了正常的就业市场秩序。
简历倒卖猖獗
记者调查发现简历倒卖问题十分严重。12月12日记者在QQ群搜索“简历”关键字,就发现众多简历群。有卖家以极低价格售卖简历,像指定行业等的实时简历0.8元一份。甚至还有卖提取简历软件的,月卡450元,季卡1200元,让人可以自己抓取简历。这一环节使得求职者信息极大程度地被泄露,可能被不同的不良人员获取,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
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因为有利益驱使,不法分子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利益,却不管给求职者带来的危害。
账号买卖丛生
除了简历倒卖,招聘账号的买卖也十分常见。智联招聘的账号被标价售卖,350元一个,可以发帖500个、发100个微聊,一个黄金账号还能有转化量。而有些卖家群里还说可以出售各招聘平台的招聘账号、在职证明、营业执照等。这些账号一旦被不良分子掌控,就会在平台上发布虚假招聘来满足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骗钱或者获取更多简历倒卖。
售卖账号的背后是某些人贪婪的心,他们想通过捷径获得某种资源在求职平台上为非作歹。
平台管理漏洞
造成这些黑色产业链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台管理漏洞。不法分子能够轻松利用这些漏洞进入平台,审核似乎没有对他们起到限制作用。要是平台管理到位,就不会让虚假账号注册进来,也不会让虚假招聘信息轻易发布。
比如,某些平台可能缺乏严格的身份验证机制,没有对注册者身份、提供信息真实性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平台应对措施
面对这些问题,平台给出了一些应对办法。智联招聘客服表示,应聘者可将倒卖信息、倒卖者信息等以特定方式提交给平台,他们会转给法务等部门。不过这种应对方式是否真的可以杜绝此类现象?目前看,还很难说。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平台需要有更有力、更全面的措施。
也许可以从初始的注册开始严格把控,增加审核流程,后续也要加强对信息的监测等多种手段齐抓才行。
法律层面探讨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易旭指出平台有义务审查招聘信息真实性。平台应该要保护好求职者的信息安全。若平台监管不力,选择忽视管理漏洞,那么从法律层面来讲,平台是有一定的责任的。因为求职者信任平台才会把个人信息上传,要是被利用来作恶,平台难逃其咎。
平台应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承担起维护求职者权益的担子。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求职受骗经历?希望大家能点赞、分享本文并且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