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带新活动是企业推广的得力手段。然而如何设置合理的任务和权益却令人头疼。这其中充满各种要点与陷阱,关乎活动的成败。
获客与激活任务
不同领域产品的老带新任务有所不同。如在这个快消时代,一些新兴互联网服务,为了快速扩大用户群,需要精心设计获客任务。而激活任务的定义也因产品而异。例如社交类软件中,添加一定数量好友且成功互动可以视为激活任务。这与产品核心价值相挂钩,用户只有达到这个点才真正进入到产品的使用轨道,将潜在用户转化为真实活跃用户。并且,很多时候这些任务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产品自身的性质及目标受众的特点来定。
继续以教育类产品为例,获客可能包括宣传推广吸引潜在学生报名体验课,这里时间地点上就可以有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不同地域的招生策略。而激活则是学生上完体验课后继续购买后续课程,这种区分对于设计任务的针对性有着极大的意义。
留存类任务的考量
某些领域产品可以考量留存类任务。以健身APP来说,留存任务很重要。在健身房等健身场所广泛分布的城市里,一些健身APP在初步推广时,不仅要让新用户注册,还要让他们连续打卡多次视为留存任务。这个任务的目的旨在养成用户习惯。另外像阅读APP,除了新用户开通会员体验阅读为获客与激活,每月阅读一定量书籍为留存任务也不错。这有助于培养长期稳定用户,提升产品的整体活力与竞争实力。
另外在留存类任务设定时要考虑用户心理。比如不能设置过高难度的任务以免让用户有厌烦感。比如一款办公软件让新用户每月使用一百小时过于严苛,而如果设置为每月使用够10小时就比较合理。
不同产品的激活事件
不同产品的新用户激活事件因产品特性差异明显。电商产品里下单意味着激活,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商业逻辑呈现。因为下单表明用户认可产品的商品清单、价格、物流等多种服务。而在内容类产品如短视频平台,足够的内容阅读量比如观看几十个视频才被视为激活。在游戏产品里,达到某个等级或者通关某一关卡视为用户被激活。这些基于产品功能及特点设定的激活事件,直接关联着老带新活动后续任务及权益的考量。
以在线医疗产品为例,与医生完成一次有效问诊视为激活事件。其中人物就是患者与医生通过平台完成互动。这也和产品旨在解决患者求医问题的核心价值相匹配。
权益内容的设置
权益内容设置是老带新活动的关键。对于电商APP,实物奖励效果较好。像某美妆电商平台送小样本试用装,可以吸引下游用户体验核心产品价值。并且在获取奖励过程中还能获取用户信息等。优惠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像某母婴电商平台对新用户提供满减券,但要确保用户能完全感知产品价值,才能提高优惠券吸引力。
而对于一些新兴的技术类产品如区块链服务,如果有针对新用户的特殊服务,可以设置单向奖励激励上游用户推荐。例如给推荐者一定的服务份额增加等奖励。
下游用户的收入统计周期
不同产品的下游用户带来收入的时间点不一样。例如一些金融理财产品,下游用户投资后马上可能会有管理费等收入产生。而像一些广告类产品,下游用户点击广告产生消费得有一定的时间过程。需要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比如广告投放效果的监测周期等,确定统计下游用户带来收入的周期。如果周期计算错误,可能会影响权益发放等后续环节,甚至影响整个老带新活动的成效。
以共享经济类的共享汽车业务来看,下游用户租车产生收入的周期较短,但如果是共享住房就可能长一点,要结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消费周期等因素来合理确定。
权益发放的策略
权益发放策略需要仔细琢磨。针对小权益汇总的抽奖资格这种方式在很多产品里都能适用。像一些积分制的消费App,可以把零散积分汇总抽奖。在一些用户不参与积极性低的时候,还可以预先发放部分权益再要求用户完成任务领取全部权益。比如某线上知识付费平台先给用户一些试听课程权益,然后要求完成任务才给予全部课程权益。这要求对产品的用户心理、用户流动率等有充分了解以便灵活调整策略。
老带新活动任务和权益设定要多方考量。你在参与过的老带新活动中,觉得哪个环节最让你心动或者不满?欢迎评论分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