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玩抖音想要做出成绩已经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事,其背后涉及诸多因素的考量,账号搭建初期团队成员职责、养号细则、内容准备,以及抖音的流量推荐机制等都是其中要点,这些地方存在颇多值得探讨之处。
账号搭建团队协作
在账号搭建初期,至少需要2 - 3个团队成员。其中有成员负责把控整体内容输出,包括内容策划以及运营。团队成员间需要明确分工与紧密协作,在现实中,不少小团队忽略这个初始环节。实际操作里,各成员应根据自身优势承担责任,像有的团队成员擅长挖掘热点选题就负责内容策划部分。不同职责间要相互沟通协调,免得造成内容上的矛盾或衔接不当。
账号初期的成功需要大家各司其职,每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大的网红背后的团队分工更加精细全面,即便小的自媒体账号,也不要轻视初期团队搭建。
养号的正确方法
养号可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它是模拟真人行为,这涵盖点赞、关注、评论、分享、看直播以及在线时长。很多新手以为每天按数量操作一下就够了,实则不然。例如要依据抖音在线时长,前期可能需要刷个几百条内容,并且所刷内容要与自身账号定位相关。有些用户养号时乱刷,导致账号标签不清晰,后续推荐流量就非常杂乱,吸引不到精准用户。
要严格按照规则养号才能为账号发展打好基础,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操作。要把自己当成真正的用户,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相关操作,这样才能让平台认识到你的账号类型。
内容储备的重要性
在账号注册之前就该为后续发展做好谋划。如提前准备3天的内容,每天按时更新1 - 2个视频。这并非多余之举。有准备才能保证内容输出质量和数量的稳定性。像一些自制小短剧账号,因为前期剧本、拍摄素材准备充分,在后续更新上有条不紊,吸引了不少忠实粉丝。
没有内容储备的话,可能在开始时就会手忙脚乱。突然出现内容断更或者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对账号的权重和声誉都不好。
抖音推荐算法原理
抖音的算法类似漏斗机制,和今日头条的去中心化推荐算法原理基本一致。其中会抽取视频中的画面关键帧,与数据库中的作品进行消重。发布后的视频,不论有多少粉丝,通过审核后会先进入第一个流量池,此流量池大概是200 - 1000人的小流量,用于测试视频的受欢迎程度。有的创作者因为不了解这个机制,辛苦做的视频可能因为存在消重问题或者在前期流量池表现不佳而得不到推荐。
理解这个算法对于创作视频很关键,只有按照算法要求创作,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更多流量推荐。不同类型的账号都受这个算法的制约和影响。
点赞完播等指标的意义
视频能否上热门,与点赞量、完播率、转发率、评论量等息息相关。如点赞量较少,像300播放量仅有寥寥几个点赞,作品基本就没机会热门。完播率尤为重要,往往不是点赞等决定持续推荐,而是用户是否完整看完视频,所以10秒左右的视频更容易获得高完播率。在很多搞笑类短视频中,能迅速抓住笑点的短视频完播率很高。
各个指标都是视频质量和受欢迎程度的直观反映,创作者必须重视。指标不理想可能就是视频的内容结构或是选题有问题需要调整。
抖音发展前景及转移策略
抖音是智能推荐机制,内容能抓住用户的心就可能成功。并且5G时代即将到来,短视频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就算抖音做不起来,有了内容基础和技术团队,转移新平台也会快且专业。比如有些从其他短视频平台转向抖音的创作者,初期凭借过往的创作经验和素材也能较快适应抖音的生态。
创作者不要局限于一个平台,应眼光放长远,为未来做准备。
你是否在抖音运营过程中遇到过以上这些问题?如果有欢迎评论互动,同时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