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行业的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这是当下的热点现象。快手、抖音涉足电商导购业务,腾讯、百度、阿里纷纷布局短视频领域,2018年短视频热度被再次点燃。这其中变化多端,利益交织,令人颇为关注。
快手电商探索
快手联手有赞发布“短视频电商导购”解决方案,还将新增“快手小店”。快手表示很多用户有电商需求,通过和第三方平台合作提供电商卖货功能。目的在于推动合规化,降低交易互动门槛。就比如在某个城市,一些快手主播想卖当地特产,合作就能让其合法正规地进行售卖。快手目前不是直接开店供货,而是让潜在需求合规化。这表明快手很谨慎地在现有框架下挖掘电商潜力。
腾讯的一位资深用户表示,这种做法能保障交易双方利益,让更多人放心交易。而且快手强调其合作并非独家,给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也是很人性化的考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方便购买商品。
外部合作意义
快手与第三方合作能完善社区商业生态。用户在直播或发布作品时能添加商品信息,观众可通过“去看看”进入电商平台购买。这样一来,用户既能在社区享受乐趣,又能赚钱。如一位手工艺人,在快手展示作品的同时能售卖自己的手工艺品。这促进了社区消费文化的形成。
在西南地区,有不少农村用户通过快手和外部合作销售农产品,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这种模式也是短视频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个人创作者和小商家提供了便捷的商业途径。
今日头条的模式
今日头条最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信息流广告。在主流信息流应用里,微信、腾讯视频、手机百度和今日头条月活跃人数和人均使用时长均前列。今日头条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超20小时,用户粘性强。其副总裁李亮表示在商业化运作上品牌类广告为主,其他处于尝试摸索阶段,收益不错但数据保密。这表明今日头条在商业模式上有探索有成果,但也存在不确定性。
在一线城市的写字楼里,许多白领在休闲时会刷今日头条,他们习惯了信息流广告的推送,很多时候在不经意间就被广告吸引而消费。这种广告模式成功地渗入了高消费人群。
抖音快手商业风险分担
抖音、快手拓展新商业变现模式可分担经营业务风险。短视频行业竞争激烈,只依靠一种盈利模式很危险。例如一家短视频相关公司只靠广告盈利,一旦广告市场波动就可能影响运营。而抖音、快手积极探索新模式,就像船多桨就稳,多一种盈利方式就多一份保障。
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这是有远见的举措。有一位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就指出,新的变现模式是短视频业务发展必然,能让企业在市场变动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从直播平台找答案
映客上市文件和虎牙财报或许能给短视频商业化一些启示。虎牙付费用户增加得益于平台社交活动增加、内容多样化,和将活跃用户转化为付费的努力。这就如同点燃导火索,让平台收入增长。
在一次游戏直播大赛中,虎牙多个主播参加,吸引了大量观众,其中不少观众因为丰富的互动功能和精彩内容而成为付费用户,这也说明了短视频商业化可借鉴直播平台的成功经验。
流量红利的推动
随着运营商提速降费,大众观看视频意愿增加。更多人愿意在碎片化时间用流量看视频,这给短视频行业带来流量红利。就像在地铁上、公交车上,很多人都拿着手机刷短视频。这种流量红利能助推行业快速发展。在国内很多旅游景点,游客排队等待时也会看短视频,流量使用方便使得观看人数不断攀升。
最后我想问大家:你们看好短视频未来成为互联网主流商业平台吗?希望大家能点赞、分享本文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