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在小红书联系卖家同时在闲鱼也刷到同一人,这很有趣?小红书与闲鱼看似不同,却在某些方面存在交集,这背后隐藏着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也反映出如今电商平台间的复杂关系。
两个平台的交集现象
小红书因其种草属性深受欢迎,很多人分享好物。媳妇能在小红书联系卖家,又在闲鱼碰到同一个,说明有些商家试图多平台布局。像玉石赛道,商家不管在哪个平台,都想把商品卖给更多人。这不是个例,很多热门商品都有这种情况,比如化妆品,商家知道不同平台的用户特点,小红书文案写得精致吸引种草,再到闲鱼低价处理,双管齐下。同时也反映出部分消费者也会多平台比价,这是精明消费的体现。
如今电商竞争激烈,多一个平台就多一些机会。很多小商家资金有限,没法投入过多去专一平台推广,所以多平台布局对他们来说是增加机会的重要方式。
平台机制与商家行为
小红书的基地鉴定后发货机制,看似完善但仍无法完全杜绝商家以次充好。这对消费者是一种伤害。像在玉石行业,部分不良商家就会钻空子。而我自己的经验是,过去一直埋头做内容,后来发现小红书的货架电商成熟了,这促使我精力从内容转店铺经营。而在闲鱼,也有类似情况,它已不只是二手交易平台,专业卖家众多,这些卖家为了利润,也会有各种手段。
这两个平台在商家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商家们为了利益可能会破坏规则,只有不断完善机制,才能让消费者放心,让两个平台良性发展。
流量与客户特点
小红书凭借流量优势让即使只有几百粉丝的商家也能有不少订单,如同那条手镯的例子,300多粉丝靠晒图也能吸引数十人咨询。在闲鱼虽然出过800多单,但是这里客户很“抠”,不是差钱而是追求性价比。不同平台的流量价值和客户特点非常明显,拼多多就因为价格优势承接了小红书不少流量。
这就要求商家针对不同平台的流量和客户做不同的营销策略。如果在小红书一味低价,可能会降低自己的档次,如果在闲鱼不注重性价比,根本吸引不了客户。
平台的发展方向
小红书在不断推广“主理人”“商品笔记”“店播”,想加速内循环。这样会让商家更依赖平台的内循环体系。而闲鱼虽然有社区的壳,但是还没完全融入,闲鱼的定位似乎有点模糊,它里面的个人卖家和专业卖家比例也需要优化。
这两个平台的发展方向对商家影响很大。比如我这类小商家,要根据平台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要是跟不上节奏,很可能被淘汰。
小商家的生存之道
我在闲鱼和小红书开店铺没有充值也没做头部,但能持续稳定出单。这得益于选对了平台,做好了产品。我相信小商家不要去跟那些头部“人设”竞争,那不是长久之道。只要实实在在做产品,总会有顾客的。
小商家资源有限,很多都是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客户和经验,这才是适合我们的道路。比如有些小商家专门做小众手工品,在小红书和闲鱼慢慢经营,也能有不错的成果。
放平心态与长远发展
在电商平台,我们不能太焦虑。就像我的感受一样,放低预期,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这个生意就能细水长流。今天的电商界非常浮躁,很多人想一夜暴富,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从我的经历来看哪怕做这些小平台不起眼的生意,只要坚持,总能维持生活还能积累经验。不管在哪个平台,都要坚持做好产品,遵循平台规则,心态平稳。
亲爱的读者,你在小红书或者闲鱼有过购物或者卖东西的经历吗?快来评论区分享,也欢迎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