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免费拿”这一活动听起来极具诱惑,不花钱就能把商品带回家本是个大便宜,可实际能拿到手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
心动的开始
很多人都是被砍价免费拿的噱头吸引。像沈女士看到“动一动小手,千元手机免费拿”的信息立马心动,这对消费者来说太具吸引力了。这种方案精准击中人们爱占小便宜心理。人们心想只是转发分享下就能免费得商品,何乐而不为。在各种微信群和朋友圈里,这种活动就快速传播开来。
然而大多数人没仔细考虑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大家都只是被免费这个词冲昏了头脑,很少去想商家是否真的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隐藏的繁琐流程
沈女士转发后发现砍价并不简单。仅仅靠好友点击还不行,得关注公众号和下载APP。这不仅繁琐,还可能侵犯隐私。对于多数参与者来说是额外负担。
小杨虽最终得到了电烤箱,可背后是诸多好友为了帮她砍价,被迫下载指定APP。这说明商家的目的可能是推广自己的其他平台,而不是真心让利让大家免费拿商品。
看似轻松实则艰难的砍价
小杨在砍电烤箱价格时,前期砍价幅度很大,可越到后面越低。最后30元需要更长时间更多人来砍。这是商家的狡猾之处。
按照这样的砍价幅度要拿电炖锅,需要3000人的助力。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多人到最后只能放弃,白忙活一场。
不透明的规则限定
小杨虽然把电炖锅砍到0元,却因参与人数限制,只挑选前十位幸运网友发放商品。那之前的忙碌都变得毫无意义。
李先生进砍价互助群,想优先让人帮忙砍价竟然还得先发红包。这样的规则毫无道理可言,更像是个陷阱。
背后商家的目的
据手机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士说法,微信“帮砍价”活动起初只是用于营销。商家并不是真心为了免费给大家商品。他们是想增加曝光度,推广自己的公众号或者APP。利用大家爱占便宜心理,诱导大家去完成一系列对商家有利的操作。
很多商家借用这种看似福利的活动,达到了自己的营销目的,却让消费者空欢喜一场。
参与者的损失
参与者往往耗费了自己人脉资源,还让朋友做了很多繁琐事。像李先生的几百位好友为了他去下载APP。最终没有得到商品,那些人脉和精力就都白费了。
再者很多这类砍价链接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在大家不知情地进行各种操作时,可能就泄露了自己的隐私。
那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看似有馅饼,实则是陷阱的砍价活动?欢迎留言分享,若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希望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