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砍一刀”活动一直备受争议,其中上海律师将拼多多告上法庭更是将这一矛盾推到大众眼前,众多网友纷纷吐槽“砍一刀”永远砍不完的糟心事。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情况?
律师诉讼的缘起
在众多消费者参与拼多多“砍一刀”活动时,有着诸多糟糕的体验。像网友@tmac多次参与,均以失败告终。哪怕不断拉好友助力,每个好友后来能提供的助力却变得极少。还有杭州市民郭先生,他的槽点是活动规则不断变化,感觉被欺骗。这些负面体验是律师诉讼的重要缘由,毕竟大量消费者的权益可能受到了侵害。而拼多多在规则页面只强调接受规则约束,具体助力和中奖规则却未详细说明,这也让律师觉得其存在问题。
在这样的消费者体验背景下,上海律师站了出来。他发现“砍一刀”总是卡在某些百分比,比如一直显示差0.9%无法领取,这种现象让他决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权益。
拼多多方的解释
在案件开庭时,拼多多对于律师手机显示差0.9%无法领取有自己的解释。他们表示真实数据是0.9996427%,邀请十几位好友后,才砍掉0.0085745%,还剩下0.9910682%。可这样的解释能够让消费者满意吗?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种极度微小的数据差别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意义。因为消费者看到的是简单的百分比,当差值这么微小时,消费者却依然无法成功领取。这只会让消费者觉得被耍弄,而不是理解电商平台背后的复杂算法,而且这也不能改变消费者对于“砍一刀”砍不完的恶劣印象。
大众的不满情绪
“砍一刀”在大众中的口碑并不好。许多网友表示,这个活动要求反复分享给众多好友,成功概率虽有所提升但极为有限。那看似接近成功的99.99%总是遥不可及。
好多消费者都觉得自己的社交圈被过度骚扰。为了砍价,不断地向朋友亲戚发送砍价链接,最后却没能成功。这样的结果不仅让自己难为情,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久而久之就对这一活动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愤怒和抵制的情绪。
专家的观点
专家对于此事有着不同的看法。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表示,目前对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暂时无法界定,但是如果对消费者存在误导性就是不可取的。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要求,经营者有如实告知消费者的义务。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互联网律师强调规则的透明性。他指出是因为规则不透明和可变导致用户质疑,网络销售平台做促销活动时,明确规则和中奖几率才能获得用户信任,保住品牌形象。
未回应带来的影响
虽然此事件已经被舆论关注,但截至发稿,拼多多未作回应。这种不回应的态度无疑让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消费者会觉得自己的声音不被重视,自己的遭遇得不到平台的解决。而对于旁观者来说,未回应就容易被解读为做贼心虚。这样对拼多多的企业形象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消费者流失。
未来的发展方向
拼多多未来如果想要改善这个局面,就必须要做出调整。首先是对于“砍一刀”这样的活动规则要进行透明化改革。明确每个步骤的助力规则以及中奖几率等关键内容。
同时,在与消费者沟通方面也要加强。不能一直保持沉默,面对质疑要积极面对,只有这样才能够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改变当前不断下滑的口碑情况。
你是否也曾被拼多多“砍一刀”坑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历,也欢迎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