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的世界里,dou+是获取流量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对其玩法存在诸多疑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剖析的内容,无论是想涨粉还是带货,了解dou+玩法都非常关键。
dou+的基本概念
dou+作为抖音平台的付费流量获取方式,不同于微博那种按照粉丝计算费用的投放模式。抖音的dou+投放到流量池的花费相同。它是一种将视频借助平台算法推荐给兴趣和潜在用户的营销举措,能用来涨粉、涨赞和带动商品销售等。比如说一个运营抖音小店的商家,通过dou+可以把自己新上架的产品推荐给有购买潜力的用户。在有些城市,很多小型电商从业者就是靠这个方式开启自己的线上销售之路的。
很多人以为只要投dou+就会有好数据,但实际上内容才是基础。如果内容不好,dou+无法拯救。像一些没有实质内容只是简单拼凑的视频,即便投了dou+也收效甚微。
dou+的3种投放模式
首先是选择风格相似的达人、大号进行投放。例如在美妆领域,如果你是一个新的美妆博主,就可以选择已经有庞大粉丝群的美妆达人进行对标投放。这些达人已经圈好了一部分对口粉丝,你只需要用优质内容就能吸引粉丝关注。接下来可以交给算法,系统会根据你的内容和账号定位进行精准投放。这时候,比如一个旅游博主在做完初步投放后,系统就会把他的视频精准推送给喜欢旅游内容的用户。
而最后一种自定义投放则是在前面两种投放收获粉丝大数据的基础上。可以确定粉丝性别、年龄、地域等进行投放。例如一个主打本地美食的账号,就可以针对本地的年龄在20 - 40岁的用户进行投放,提升投放的精准度。
投放与账号策划调整
投放不是视频的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在投放过程中要收集和分析数据。以摄影类账号为例,通过dou+投放 - 数据分析 - 总结这个过程,可以知晓粉丝喜欢的摄影风格是风光还是人像等。这有助于账号的策划调整。当你持续进行,就会明白粉丝的喜好,从而对视频策划有积极反哺作用。如一个健身博主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粉丝喜欢的是家庭健身场景的视频后,就会更多地制作这类视频。
如果不注重数据和调整,很可能内容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推广。例如一些手工制作的创作者,没有根据投放数据调整视频类型,导致一直不温不火。
投放金额与策略
刚开始投放dou+时,不要一次性投放太多,可从100、200起投,少量多次。先测试出有爆款潜力的视频,再加大投放。就像一些搞笑视频博主,开始小金额投放,发现某条视频点赞量增长迅速,就对这条视频加大投放。等出现爆款并且自然流量基本停止后再投放dou+,这样能避免自然流量的浪费。一个宠物账号可能前期有个视频自然流量达到一定峰值停滞了,这个时候投放dou+就可以再次带动流量。
如果不合理规划投放金额,可能会造成资金的浪费。有的商家盲目大额投放,结果视频数据没有相应提升。
dou+审核问题
抖音对dou+投放的视频审核相当严格。如果视频被判定为搬运、违规、长时间展示商品或者有裸露画面等都无法通过审核。像有些舞蹈视频可能因为着装稍有不当就无法通过。还有就是视频文案可能出现禁词,哪怕视频内容没问题也通不过审核。一些文化知识类账号可能在文案中不经意用到了禁词就导致审核失败。
有时候即使内容正常也可能遇到通不过审核的情况,因为系统偶尔会出现异常。甚至同样的内容再次发布审核结果都会不一样。
内容质量是根本
dou+虽能助力,但内容质量才是核心。好内容好比大厦根基,dou+是锦上添花的装饰。没有好内容,投再多dou+都没用。例如一些心灵鸡汤类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这种情况下投放dou+,也很难得到理想的数据。
内容不好的情况下进行dou+投放,可能还会收到负面效果。曾经有个科技类的解说账号,内容粗糙,强行投放dou+,结果不仅投入成本没收回,口碑还下降了。
那么你在使用dou+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特别的审核情况或者投放效果不佳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