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悄然开展本地生活业务这一消息很有看点。它作为知名种草平台,现在要在本地生活领域分羹,这其中既有无限可能,也面临重重困难,值得好好探究一番。
业务发起与产品提供
小红书的本地生活业务由交易产品团队下属的开放平台产品发起。它目前主要提供相关的交易产品,像是商家能自助入驻经营的产品,还有配套的代运营服务商产品。团队人数不多,也没有商务拓展,这一情况很特殊。人员少可能意味着在业务开展初期会让效率受到限制,没有专门的商务拓展要依赖第三方服务商拓展商家关系,这也为业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从实际看,很多创业公司在业务初期就因为人手不足而发展缓慢,小红书这一业务举措会如何发展是大家很关心的。
小红书的本地生活业务中,具体的业务操作也较为复杂。像不同地区内业务有所区别,49城有特殊的操作情况,在本地生活业务中如果是酒旅等业务,虽然没开放店铺团购,但可通过第三方上架产品实现在平台内闭环下单。而在内测阶段的操作,对于服务商来说还处在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
用户端入口调整
在用户端,小红书做出了入口调整。之前团购套餐入口太难找,用户需要在相应话题和笔记里才能找到购买链接。现在用户可以通过地区下方的探索入口进入团购选项。这一调整能让用户更方便地找到团购相关内容。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这种从深层次变为浅层入口的设计,符合用户方便快捷找到所需的需求。像一些购物平台,如果商品分类导航混乱,导致用户很长时间找不到想要的商品,就会损失用户,小红书这一改变算是及时改善了用户端的便捷性。
此外用户习惯也需要培养,之前深入的入口让很多用户已经形成了在特定位置找团购的习惯,现在入口变更,对于新用户可能很方便,但老用户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种改变,就好比一些社交软件新功能推出时,老用户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业务发展进程
2023年4月底上线咖啡品类团购活动和7月官方探店合作中心在北上广深上线,是小红书本地生活业务发展进程中的两个关键节点。咖啡品类团购活动上线时,官方账号土拨薯活跃起来。这也是对外宣告着本地生活业务正式起步。官方探店合作中心的上线,更是将探店内容从单纯分享延伸到了交易,这是一种业务上的深化。不过,尽管有这些动作,但内部却感觉声量很小。从业务尝试到拓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起步后的缓慢发展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
它不像一些其他业务一上线就大张旗鼓,小红书这一特色的发展节奏或许和本身平台定位有关,毕竟它是一个社区种草平台,要转入交易领域还需要处理很多现有的矛盾和问题,例如从种草到拔草的消费闭环形成不是那么容易的,其中涉及的环节众多。
业务面临的挑战之流量
小红书开展本地生活业务在流量方面存在挑战。和去年5月上海广州团购试点对比,这次开城并没有提及流量倾斜内容,不过也可能是还在内测阶段。流量对业务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在早期没有足够的流量支持,商家可能很难有动力积极参与。从其他电商平台的经验来看,流量多的店铺往往业务更多。就像一个开在繁华商业街和偏僻小胡同的同类型店铺,人流量差值巨大,生意自然天差地别。
对于小红书本地生活业务来说,在内测阶段如果不能确保商家在流量上有一些预期利益,会影响到后续更广泛的业务拓展,比如吸引更多不同类型商家合作是需要流量加持的,在没有流量明确举措的情况下可能难以达成目标。
业务面临的挑战之商家顾虑
很多商家对于小红书开展本地生活业务也存在顾虑。像一家千店连锁餐饮品牌,小红书上半年邀请其开通团购白名单内测,但是商家觉得现有的渠道已经很多,开辟新渠道意味着新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想等待市场检验之后再说。对于商家而言,每开拓一条新渠道就像是一次新的冒险,投资人力物力还有可能没有回报。特别是一些已经有成熟销售渠道的商家,他们往往更谨慎。像一些传统的大型餐饮品牌,靠着多年经营,在现有的团购、外卖平台上有稳定客源,要进入新平台必然要权衡利弊。
这种商家的顾虑如果不能解决,小红书在本地生活业务上就很难大规模拓展商家数量,对后续业务发展会造成较大阻碍。
业务的未来走向
小红书本地生活业务后续的走向充满悬念。要想在本地生活这个万亿市场分一杯羹,需要解决诸多问题。比如如何给出足够低价的团购,低价团购是很多本地生活平台吸引用户的关键手段,其他平台靠低价积累了众多用户。如何平衡社区氛围和交易行为也非常重要,因为小红书是一个讲究社区氛围的平台,如果交易行为破坏了社区氛围,可能会损失忠实用户。还要考虑如何给服务商足够的抽佣和激励体系,只有服务商有利可图,才会积极推广业务。如果不按照其他平台的“流量+低价”团购思路,那小红书在本地生活上或许更倾向于广告而非交易,这也引申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思路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本地生活市场站稳脚跟。
那么大家觉得小红书本地生活业务最终能在这个澎湃的市场浪潮中走向何方?希望你在评论区发表看法,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