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背后竟隐藏着刷数据这样惊人的秘密。从人气到粉丝量,甚至互动数据都有可操作的空间,这不仅影响着商家、用户的利益,也让整个行业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实在令人咋舌。
刷数据现象普遍
直播行业中刷数据很常见。像王凯这样的技术运营,KPI是优化直播间人数,这一工作内容就暗示了直播间数据可人为操纵。还有抖音上的刷量公司,涨10000个质量粉仅需58元,100个人气220元可互动,价格如此低廉让人震惊。时间是近期,地点涉及抖音等多个平台。
这已然是公开的秘密。主播自己、刷量公司、平台官方都可能参与其中。这导致出现了数据真实性缺失的状况。例如知乎网友就发现抖音有僵尸粉,数据越来越不可靠,许多真实用户进入虚假流量堆积的陷阱。
平台监管情况
面对刷量,平台有监管动作。如抖音平台会定期监测站外运营机构,发现刷粉等情况就封号。但这无法彻底杜绝刷量行为,快手根据效果计费的直播推广服务看似更合理,但也不能完全避免数据注水。在某时,快手会给出在直播高峰期出价越高进人越快这样的推广策略。
不过平台自身也有问题。某些直播平台自带机器人,它们会根据直播间高频弹幕跟着刷内容,这表明平台自身的数据也存在虚浮的可能,这无疑伤害了那些真心经营的主播和盼着真实数据的商家。
不同平台模式差别
抖音和快手的直播推广模式不同。抖音的Dou+功能重点有了变化,由只针对视频内容到如今也有直播热门业务,主播能借此将目标用户直接导流到直播间,但要保证留存率还得运营视频内容。2019年初抖音粉丝留存率开始下降。
快手按效果计费,如果直播间不进人就不扣费。这样一对比,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抖音目前存在的刷量情况也让其官方推广效果含水分,平台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控机制,以免刷量影响整个基于数据运营的服务状况。
利益驱使刷量行为
利益是刷量行为背后的黑手。对于个人而言,在抖音开通购物车链接需超一千粉丝,很多想赚钱的新手可能抵挡不住刷量的诱惑。一些主播接单后要对效果负责,但刷来的流量无法带来真正的收益。对于商家来说,投入资金和网红合作,如果遭遇刷量情况,那就是在为没有收益的假流量付费。
刷量的公司和那些有私心的平台工作人员等,他们眼里只有钱能带来的成果。如那位刷量公司负责人称运营涨粉模式与官方无差别,这样的话语背后是赤裸裸的为刷量行为找借口,试图让其合法化。
伤害直播行业发展
刷量行为严重伤害了直播行业的发展。在这个行业欣欣向荣的表象下,虚假的数据使得整个市场环境变得乌烟瘴气。真实的主播可能因为不愿意刷量而得不到足够的资源和关注,那些用心做内容的主播长期被刷量的淹没。
对于整个直播生态来说,一旦用户发现数据不真实,慢慢地会减少在直播上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例如原本看好抖音的一些用户因发现僵尸粉逐渐流失兴趣,长此以往直播行业发展必然受重创。
应对刷量的思考
面对直播刷量应当去思考一些应对之策。平台应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不仅仅是封号那么简单。比如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刷量公司和刷量主播难以再次进入这个行业。还要加强技术检测手段,尽可能从源头堵住刷量的漏洞。
主播自身要坚守底线,不要被短期利益迷惑,以真实内容和实力去获取粉丝和流量才是长久之道。商家也要提高辨别力,避免和有刷量嫌疑的主播合作,重视粉丝的真实转化率等数据。
这一系列的直播刷量行为着实令人忧心,你是否也遇到过数据造假的直播?希望大家能踊跃评论,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请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