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砍价活动,既能让消费者免费拿商品,又面临不少挑战。24小时砍到0元才能免费拿,差1分都失败的规则,让很多人费尽心思。也正因如此,砍价群应运而生,群里互助效率高多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
拼多多砍价规则的严苛
拼多多的砍价规则看似简单,却不容易达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看到心仪商品就想在24小时内砍到0元。比如说我的邻居小王,他想通过砍价免费拿到一个智能手表,发动了几乎所有的微信好友,可离0元就差1分的时候,时间到了。这种极度接近成功却失败的体验让人很无奈。而且仅仅依靠身边的朋友远远不够,才有了砍价群这种互助方式出现。
规则的严苛有它的道理。拼多多这样做是为了最大程度进行品牌传播。每一个参与砍价的人为了成功,都会联系大量的人,这间接就为拼多多带来更多曝光。像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人口众多,朋友之间交流砍价的情况更为频繁,无形中让拼多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砍价群的作用
如今砍价群已经很常见。在很多城市的大学城周围,学生们闲暇时间多,他们会建立或加入砍价群互助。在砍价群里,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快速砍价。例如有一个广东的大学生小李,想要一台平板电脑,在砍价群里很快就凑齐了人数,成功砍到0元。
砍价群相对朋友圈等途径更为高效。它提高了砍价效率,不过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说信息泄露的可能。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混迹其中,试图获取群成员的个人信息。所以进入砍价群也要谨慎对待。
拼多多的经营模式
拼多多为小卖家和小买家提供了低门槛的入驻平台。像在一些三线城市,当地小手工从业者就可以轻松在拼多多开店,并且价值很低也包邮。拼多多一直亏损维持这个模式。以拼多多上的小饰品店为例,很多商品单价比市场上低很多。商家因为团购模式的确定订单愿意降价销售。淘宝主要是先有货后销售,拼多多则是先有订单再进货的团购模式,使得商品价格大幅降低。
拼多多挖掘高性价比的方式是独特的。例如一件在实体店要100元的衣服,在拼多多可能只要60元。它改变了零售模式的先后顺序,从而让消费者得到实际的实惠。
拼多多0元购的利弊
0元购让消费者有机会免费获得商品。我有个朋友小张在拼多多0元购活动里,免费拿到了一个烤箱,特别高兴。这吸引了很多用户参与,但也存在弊端。一些不良用户用非法手段来刷砍价。并且有些商家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在商品质量上做手脚。消费者即使砍价成功拿到0元商品,可能会发现商品和预期有所差距。
从平台角度来看,0元购虽然可以增加流量和粉丝,但也要花费不少成本去防止恶意刷砍价等行为,并且在质量管控上也面临挑战。
拼多多在农产品领域的努力
拼多多在农产品领域做出了不少成绩。在我国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通过拼多多销售到城市。拼多多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农村和城市。比如说云南某地的果农,以前水果成熟后因为销售渠道有限,只能看着水果烂掉。现在通过拼多多,水果能卖向全国各地。
拼多多从专注农产品的拼好货开始进军电商。它不同于淘宝将义乌小商品市场或者京东把中关村电脑城搬上网,拼多多给大量农民提供了电商平台,这既帮助了农民增加收入,也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拼多多砍价背后的商业逻辑
拼多多的砍价活动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商业逻辑。每一次砍价的分享都能够吸引更多的新用户进来。比如在中部城市武汉,有一个热门的砍价活动,短短几天内就有上万的新用户参与到拼多多这个平台。通过用户的人际传播实现粉丝裂变增长,是拼多多营销的重要手段。
而且砍价成功后的用户如果体验好,会推荐他人来使用拼多多,形成进一步的传播。同时在砍价过程中,拼多多也收集了大量用户的相关数据,这有助于其精准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