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在9月1日发布的“个人卖家流量保障计划”无疑是个重磅消息。这其中新入口和标签等措施,不禁让人联想到闲鱼在C端用户方面的诸多布局与考量。这计划背后,是闲鱼对C端用户重视程度的又一次提升。
闲鱼C2C定位与C端用户根基
闲鱼从创立开始就以C2C二手交易平台自居。这种定位使得C端用户成为其发展核心。比如某个城市的一个普通大学生,他可以轻松在闲鱼上售卖自己用过的课本、不再穿的衣服。而C端买家也能在这里淘到性价比超高的物品。平台通过满足这些个人用户需求,交易活跃度和用户粘性都稳步提升。C端用户在闲鱼的发展进程中就像基石一样,奠定了平台成功的根本。
C端用户带来的除了交易还有社区活力。在闲鱼,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收藏爱好以及独特经历。他们像是一群充满创意的开发者,将闲鱼打造成基于兴趣的社区,诸多创意性的交易思路与乐趣都在这里发酵。
保障计划的具体体现
“个人卖家流量保障计划”从人、货、场三个维度保障用户体验。具体来说,在“人”方面,这一计划可能会对不同类型的个人卖家进行分类,例如根据卖家的历史交易记录、信誉等。像之前一些经常获得好评的个人卖家,在这一计划下,会得到更多的流量扶持。对于“货”,新增的标签可以让商品信息更全面准确地展示给买家。如一个手工制作的手串卖家,可以通过个性化卖点标签,详细列出手串的原材料、制作工艺等。从“场”来看,新的“个人闲置”入口为个人闲置商品提供了一个专属阵地,而且诸多元素共同作用使得整个闲鱼平台的“场”更有利于个人卖家的发展。
保障个人卖家流量的同时,也是在提升整个平台的活力。从数据来看,不少用户曝光量在计划推出后显著增长。这会吸引更多的C端卖家参与进来,让整个平台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交易更活跃。
闲鱼的底层逻辑与信任问题
闲鱼靠优质内容带动用户活跃,以内容起盘走向交易。这一模式下的信任问题最为关键。以前很多买家担心买到不符合描述的商品,卖家也担心被恶意退货等。但随着这个保障计划的推出,更加严格的流量保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危机。例如之前被恶意差评的卖家,现在可以通过更多客观数据来为自己正名。通过这个计划,让诚信的买家和卖家获得应有的流量和资源分配。
从淘宝网页版用户重视看闲鱼的用户思维
淘宝准备重拾网页版用户体验这一情况值得深思。在闲鱼也是同样的道理,尽管闲鱼已经在移动互联网端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不能忽视每一个潜在的用户群体。这上千万的网页版淘宝用户相比近9亿日活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平台都没有放弃。这表明闲鱼在理念上也是尊崇这种对每个用户群体都重视的思想。无论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用户,还是刚刚加入的新人,每个用户的体验在闲鱼都应该被照顾到。
拓展交易类型背后的用户运营深度
从618上线的「闲鱼简历」可以看出闲鱼对产品种类扩充的尝试。这种尝试一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反馈,有不少用户想把自己的简历当作一种商品来售卖或者展示自己的工作经验。二是闲鱼在获取大规模用户后的精细运营策略。当用户达到数亿规模,如何深入挖掘用户价值变得非常重要。通过拓展交易类型可以将闲鱼的用户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保障C端用户对闲鱼的意义
就如闲鱼总裁季山所说,C2C交易是基础,个人用户是活力来源。保障C端用户流量公平性有时候可能会牺牲一些效率,但这从长远来看是非常值得的。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闲鱼这种以C端用户为核心竞争力的平台,只有维护好每一个个人用户,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才能在未来持续发展壮大。
你觉得闲鱼的这个计划会怎样改变你在闲鱼上的交易体验?希望大家点赞、分享本文,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