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微博热搜榜不见了。这突然的变故,一下就成了网络热点,让网友们议论纷纷。微博热搜榜这个存在于大众视野已久的产物,其中隐藏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热搜榜整改事件回顾
北京市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热搜榜等版块暂时下线一周整改。热搜榜、热门话题榜等多个版块都包含在内。这一举措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微博也只能按照要求行事。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背后涉及到的是众多模块的问题,比如热搜榜、话题榜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的治理。
这一下线整改行为让微博用户感到震惊,毕竟一直以来在微博平台上,热搜榜都是获取信息、关注热点的重要途径。对于那些习惯打开微博先看热搜内容的用户来说,突然少了这个版块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乌龙事件背后
“紫光阁地沟油”这一乌龙话题是此次热搜榜问题的一个爆发点。这一事件背后其实是艺人粉丝的不当操作。《紫光阁》杂志对不良艺人的批评,被粉丝误解而进行刷热点操作。
这件事让大众看到了“买热搜”这种操作。以前大众可能知道有所谓的“刷热度”,但没想到竟然发展到这样公然操纵热搜的程度。一个虚假的、无意义甚至恶意的话题,竟然能有想要登上热搜的念头以及操作方式,这实在是违背了热搜榜正常的运行机制。
热搜的作用和价值
微博拥有3亿多月活用户,2016年的数据显示每日用户主动搜索2.5亿次,能引导1.35亿搜索热度,同时在搜索结果页创造33亿微博曝光机会。可见如果热搜正常运行,它对于信息的传播是有极大价值的。
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热搜快速看到当下流行的事件、话题。无论是社会事件、娱乐新闻,还是八卦炒作。正常情况下热搜榜是社会舆论的一个反映,但当它被人为操纵时,就变成了商家营销、明星包装的工具。
刷榜成灰色产业链
有媒体调查显示,如今热搜刷榜已经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从电影营销到明星包装,都跟刷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推广公司明码标价,实时热搜:前三10万,前五8万,前十4万,首页2万,一小时这个价格。如果全天保持在热搜榜那将是一笔昂贵的费用。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还透露有钱还能撤下已上榜的热搜。这更加说明了这条产业链的畸形,热搜的上榜下榜完全变成了金钱交易,而不是基于话题的热度和重要性,这违背了热搜存在的初衷。
娱乐新闻霸屏现象
当下娱乐新闻在热搜榜上占据过大比重。很多明星的情感隐私等无关紧要的事情都能登上热搜,这和热搜刷榜现象是分不开的。真正值得大众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科学文化事件等却很难占据热搜一席之地。
比如说一些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等本应该被大众关注,可是大众更多看到的是明星之间的分分合合。这一方面是娱乐资本的推动,一方面则是热搜刷榜让这种现象愈发严重。
未来发展的展望
微博热搜经过这次整改后希望能够回归正常。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需要一个能够反映真实热点的热搜榜。微博也要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机制防止刷榜现象再次出现。
对于社会而言,热搜榜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舆论环境的改善。让大家关注更多积极有意义的话题,而不是被娱乐资本所操纵走向娱乐至死的局面。
微博热搜榜经过这次事件后的发展真的会如我们期待的一样走向正轨吗?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积极讨论、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