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发布会上承诺低价是京东的基因。这一承诺在双11的大背景下格外引人注目,消费者都在期待真正的低价,而商家和平台也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这其中的诸多变化和趋势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京东低价策略的展现
京东双11强调真便宜闭眼买。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像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数量将达到6·18时的2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低价举措。这体现了京东对低价策略的重视。同时,京东还要兼顾厂商利益,低价与之并不冲突,厂商赚钱与消费者买到低价商品是可以同时实现的,这也是京东在商业链上的智慧。
另外,京东提供30天及以上价保,超8亿商品全程价保。这给消费者吃了颗定心丸,不用担心刚买就降价的问题,这也是京东低价策略的一部分,在推动消费者进行购买上有着重要意义。
双11商家的新考量
曹楠经历八年双11,指出商家要业绩清库存。但商家现在考虑得更多了。比如雷克,他在双11投入变得理性。在多次促销冲击下,消费者对低价驱动的商品脱敏,商家认识到在GMV、日销等指标上不应有过多期待,而是更关注老用户复购率等体现用户运营能力的指标。
商家的改变还体现在理性对待诸如反季节销售、推网红大单品、签约直播带货、降价满减等促销手段。他们不再盲目看重销售额,而是从多角度审视双11的作用。
物流节奏的变化
北京顺义快递网点老板王强提到今年双11物流小高峰在11月1日只是小幅增长大概20% - 30%。这与以前的双11物流高峰可能有所不同。物流节奏的改变可能是因为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改变,或者是商家和平台促销策略的调整。
这种物流节奏的变化也反映出整个双11生态的变化,无论是消费者的期待、商家的备货策略还是平台的统筹都会对物流产生影响。
直播带货的现状
直播带货在今年双11动力不足。回忆2020年,当时主播拉动品牌GMV很容易。如今却大不如前。这是因为消费者对促销已经有一定的厌烦情绪,在经历过众多满减、折扣IP日等冲击后,直播带货的吸引力在下降。
在整个电商环境的变化下,直播带货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单纯靠低价吸引观众的模式需要改变,可能要从内容创新等方面入手。
天猫淘宝的双11策略
天猫投入20亿经营激励面对品牌商家,淘宝通过各种IP活动提供营销支持。这体现出天猫淘宝对商家的扶持。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商家在双11中更好地发展。
而且阿里妈妈进行广告系统与微信相关商业产品系统对接,能提高商家运营效率。这是对电商运营模式的拓展,对提升商家在双11的竞争力有着积极意义。
双11使命的转变
赵振营指出双11的使命早已不只是清库存。对于商家来说,复购率、单品销量增速等多维度都成为衡量标准。品牌在双11从只是注重GMV等指标转变成关注用户运营相关指标。
这意味着双11已经从单纯的促销节日向更全面的商业运营节点转变,不仅是对消费者有意义,对所有参与的商家和平台都有了新的发展意义。
你对这样的双11变革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并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