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的发展进程中,其董事长陈睿强调正在强推竖屏视频Story - Mode并取得一定成果。这一现象引出许多值得探讨之处,像中小UP主普遍参与竖屏视频制作,B站有“抖化”倾向等,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中小UP主的机遇
对于中小UP主而言,在B站的曝光往往比较困难。在传统模式下,大UP主依靠粉丝基础,视频轻松获得高浏览量。像游戏区的知名大UP主,发个游戏新品测试视频,几十万观看量瞬间就有了。而中小UP主则不然,他们的视频很难获得高热度。然而Story - Mode给了他们机会,通过竖屏视频有可能获得更多曝光和流量,从而得到一定的关注与收益,这是从未有过的新机遇。
这一模式也鼓励中小UP主寻求内容创新。以前他们或许主要制作传统的横屏视频,内容局限于熟知的那些套路。现在为了适应竖屏模式,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内容呈现方式,例如制作时长更短、节奏更快的视频,以匹配新的模式需求。
B站的改变与挑战
B站推出Story - Mode,显然是想要在短视频领域分一杯羹。从数据上看,确实得到了额外的用户时长增长和广告展示收入。这对于B站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新的发展方向似乎可行。不过B站也面临巨大挑战。B站原本的社区氛围是独特的,以长视频和深度内容为主导。现在大量竖屏短视频涌入,这种原本的独特性似乎在逐渐消失,社区风格越来越向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靠拢,就会面临用户流失风险,尤其是厌恶平台风格变更的忠实老用户。
而且B站在短视频领域算是后来者。抖音、小红书等已经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如何从这些强劲对手中突围,以其独特的面貌吸引用户和创作者,这是B站当下十分头疼的问题。
用户的新感受
对于用户来讲,Story - Mode带来一些新奇体验。在这个模式下视频的获取更便捷,像刷抖音那样轻松即可浏览大量视频,这种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满足了部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需求。然而新鲜感褪去后也带来了烦恼。许多用户发现推送的内容与其他平台相似性过高,缺乏新鲜感。
在B站传统模式下,用户对内容的期待是有B站自己的风格,可是在Story - Mode中这个预期被打破。即使是对B站忠诚度一般的用户,在看到与其他平台没区别的内容时,也会产生一丝失望情绪。
社区独特性的担忧
B站以前的社区独特性很大部分源于内容和用户在各个层次产品中的顺畅流动。但随着Story - Mode的大量推广,社区独特性面临威胁。中小UP主都围绕更易获得流量的“更抖”逻辑生产内容,原本独特、深度、多样化的内容在减少。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察觉,可长此以往,B站社区独特性就会被慢慢消磨掉,那时B站将变得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再无差异,这对于热爱B站原本风格的用户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例如某些原创动画解读类的优质视频可能会因为不符合新的流量规则而逐渐减少,被大量的快餐式短视频代替。这对B站留存深度用户极为不利。
B站与其他平台对比
与小红书相比,小红书产品逻辑更偏向于简单交互,用户更习惯它的广告和购物模式。但B站不同,它还在探索如何平衡商业化和社区氛围。B站在学习抖音的模式,但抖音的商业化模式成熟许多,B站还需要时间来完善自己的竖屏视频之路。它既想吸引短视频市场的用户和广告,又不想丢掉原本的忠实用户,实在是两难境地。
B站想要效仿小红书利用竖屏视频发展商业模式,但却没有其成熟的商业环境与用户认知度。B站不可以简单的复制其他平台模式,而是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短视频发展道路,这是它必须面对的要点。
未来发展走向何方
B站强推竖屏视频虽然在短期内收获了一定的成果,但长远来看充满不确定性。如果继续按照目前局面发展,“抖化”只会越来越严重,B站可能失去核心竞争力。如果背离这一道路,如何处理已经投入的资源和正在增长的竖屏视频流量又是一大难题。
B站是不是需要在内容审核上更加严格区分竖屏和横屏视频的定位和风格?或者出台一些激励措施让大UP主参与到竖屏视频创作中,以维持社区原有风格基础上增加竖屏视频的独特性呢?这些都是需要B站去权衡的。未来B站到底应该如何发展竖屏视频才能既保持自身独特性又能在短视频竞争中脱颖而出?亲爱的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希望大家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