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从来不缺话题与竞争。拼多多的“真香节”和上线批发业务,阿里与拼多多在C2M模式竞争升级,京东的相关布局,低价策略,下沉市场等,各个都是吸引眼球的点。
拼多多的动作与电商竞争
拼多多今年7月的“真香节”投入1亿补贴。而它悄悄上线的批发业务,被视为对标1688,使得电商竞争更激烈。双11未到,战火已燃。各电商平台间竞争已是常态,它们都在想办法抢占市场份额,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这种竞争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久的战略布局。
平台竞争也促使它们不断创新。像拼多多推出新的业务板块,就是为了能在与其他电商巨头的竞争中有更多的优势。而阿里针对拼多多的竞争,也不会坐视不管,必然会加大优势板块投入,提升应对能力。
C2M模式的发展
C2M模式被行业看重。这一模式是用户直连制造,能优化成本和降低价格。京东旗下有类似C2M模式。拼多多早在2018年底就推出了“新品牌计划”。
众多电商都在探索C2M模式,因为它能给供应链带来革新。例如拼多多表示其通过C2M能精简供应链。这一模式下工厂的角色发生转变,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工厂不再只是单纯生产,也承担了零售的职能,大大缩短了中间的渠道和成本。
低价策略分析
头部电商近年都在实施低价战略。比如拼多多很多商品能达全网最低价。低价确实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不过,仅仅低价是不够的。
如盘和林所说,低价高质、高效便捷才是关键。消费者会综合对比各平台的产品质量、物流速度和售后服务等。像标品的价格对比很明显,但实际电商品类繁多,消费者考虑的因素更多,不会只看价格。
低价商品的盈利可能
虽有低价战略,但低价商品也能盈利。拼多多的拼单模式就是成功案例。它利用团购形式实现薄利多销从而盈利。这一模式挖掘了消费者对低价的渴望。
其他电商也在探索盈利模式兼顾低价策略。当某一平台发现可以盈利的低价模式后,其他平台必然会效仿学习,然后再创新改进。比如京东也在寻找类似的既能低价满足消费者又能盈利的模式。
低价与下沉市场
拼多多被视为满足五环外市场需求崛起的平台,下沉市场从彼时就被广泛关注。疫情进一步培育了下沉市场。各个电商平台之前就在布局,疫情后竞争更激烈。
下沉市场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大。电商们在此看到机会。拼多多的低价策略在下沉市场的成功吸引其他平台跟进。平台们逐渐推出适合下沉市场的商品和服务,试图在下沉市场收获更多的用户。
电商竞争的多元性
电商竞争并非只靠价格。服务、物流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比如消费者会看送货准时性等服务。如果只靠低价去竞争,只会陷入僵局。
各大平台在竞争时要全方位考量。既要提供有吸引力的价格,也要保障服务等其他方面。不能单独强调某一方面的优势而忽略其他要素,如果不协调发展,必然在竞争中失败。
电商间的竞争与策略调整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那你有没有因为某个平台的某项策略而更换自己的常用电商平台?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