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短视频领域,抖音和快手可以说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两大平台。它们内容调性的不同无疑是众多使用者以及内容创作者的关注点。这其中涉及到流量分配、交互设计等诸多因素。
流量分配规则影响内容
在抖音中,播完率是获取流量的核心。创作者为了符合这样的流量分配规则来吸引流量,会在作品中采用强节奏与重音乐的方式。因为抖音切换短视频的成本特别低,要想让用户看完自己的视频,就必须得使出浑身解数。例如很多抖音创作者,不管是无名小卒还是知名导演,都得去适应这个规则。而快手则与之不同,并没有这样对播完率极度重视的流量分配规则,所以在内容的节奏等方面的要求和抖音有明显区别。
流量分配规则不同,那么创作者创作的方向必然不同。如果创作者希望作品在抖音上走红,就不断琢磨怎样提高播完率,而在快手可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
交互设计带来不同结果
下划这个简单的交互动作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有着深远影响。个人觉得下划要比无位置双击和定位置单击简单。在抖音的交互设计下,用户更容易快速切换视频,这也促使内容得更加紧凑,强节奏。在快手中用户与创作者的关系互动是不同于抖音的。像快手用户加创作者之后态度十分亲近,已经把创作者当成似远非近的朋友一般。
这两种交互设计的差异持续地在大量用户行为上体现,那么累积起来就造成了社区关系的差别。立党的短视频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日常唠嗑的内容在快手上粉丝比知乎还多,而到了抖音可能就没这么好的效果。
作品内容的展现特点
在抖音想要作品获得流量,作品需要具备非常精彩的特质。反过来说如果视频比较普通就很容易被用户快速划过。比如抖音神曲的流行也与这种流量规则相关。因为要适应抖音内容要精彩且强节奏重音乐的要求,所以神曲才如此洗脑。
快手的作品相对更偏于亲近感较重的类型。如果是不露脸的作品,在抖音上或许还有活路,但在快手上基本不可能大火,这体现出快手用户更希望看到有“朋友感”的内容。
不同平台的内容氛围
大家在观看抖音的时候往往是一直处于一种High的氛围中,从一个精彩刺激的视频到下一个。在这种氛围下如果突然出现一条科普视频,要求观众冷静下来去接受知识,这是很难的。所以即便是科普视频在抖音也要强节奏有爆点。
而快手的氛围就比较多元,没有那么强烈的连贯性和兴奋感,所以在快手进行科普等创作可能不需要像抖音那样的高节奏感。
商业价值权衡
在商业价值方面来看,两个平台有着不同的方法论。虽然两者都有其商业价值,但从做科普方面以及与用户关系来看,快手更具备优势。很多创作者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从商业考量上会更倾向于快手。
当一个汽车内容创作者在抉择是去抖音还是快手做短视频的时候,需要考虑两个平台对汽车类内容受众的特点以及流量规则等情况。
创作者的选择倾向
创作者的倾向与平台的众多因素相关。有些创作者觉得自己的内容比较适合抖音的流量规则和风格就会选择抖音。例如一些娱乐性非常强,节奏感需要很快的内容。
但有些创作者则认为快手相对轻松多元包容的风格更适合。如更偏向于聊天式分享内容的创作者就更愿意在快手平台发展。
你认为未来抖音和快手的内容调性会因为竞争而逐步趋同还是继续保持差异?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且在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