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直播蓬勃发展的时代,直播人气被视为衡量直播影响力和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少商家钻空子,花钱就能买到虚假人气,这种现象不仅欺骗大众,更破坏整个直播行业生态。这到底是直播行业的创新“捷径”,还是走向衰败的导火索?
直播人气造假的内幕
直播人气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如在QQ群里,便能轻易找到大量商家为抖音、快手、淘宝直播间增加人气。他们提供诸如增加观看人数、评论、点赞等服务。一位记者的调查曝光了这些行为,在其中一个QQ群,可统计的这类商家就达40多个。这现象表明播放量、点赞数等或许不再是用户真实反应。
这种造假行为在市场上有明确的价码。以抖音直播为例,百元可买1000名观众,上榜100人35元等。这都是有固定报价单的服务。这些假人气还能在淘宝直播大肆横行,侧面反映出直播行业在人气监管方面的松散。
购买虚假人气的行为
记者亲自体验了购买虚假人气服务。如在抖音直播间花费100元便可增加1000名观众。在淘宝直播间也进行了尝试。11月3日11时13分,记者给一个淘宝直播间花16元购买增加1万人观看服务,观看人数瞬间从60人飙升到1万多人。这足以证明造假是多么容易且瞬间就能体现在数据上,没有可靠的监管措施,真实观众难以辨别数据真假。
同样在快手直播间,记者支付20元,两分钟观众人数便从50人增加到140余人。这一次次的购买体验,也反映出商家毫不避讳,明目张胆提供造假服务,并且很熟练地操刀进行数据造假。
虚假人气后的隐患
表面上,直播间人气高涨,一片繁荣景象,但这种虚假人气其实隐藏着极大的隐患。有同行的科技公司指出,这些增加的人气只是“机器粉”。虽然数据好看了,但直播平台不会依据这些虚假人气去推荐可能的潜在用户。这样一来,直播间看似热闹,实际上转化率极低,不能真正为商家带来真实效益。
虚假人气还容易被平台监控,如小一就建议主播不要秒增观看人数和点赞量。一旦被发现,直播间或许会面临被处罚的风险,主播长期积累的人气也可能付诸东流。
行业内的其他造假
除了直播人气造假外,直播带货的销量也存在造假现象。一些刷单公司宣称能修改直播带货的销量。当被问能否保证带货量时,没有明确的答复,只是要求查看之前直播专场活动业绩。主播为了吸引更多商家合作,为了在竞争中看似更有优势,就可能会参与销量造假,破坏市场的诚信基础。
消费者被欺骗
消费者也是虚假人气的受害者。消费者看到直播间人气很高、销量很好,便容易被误导去购买商品。可能最后买到质量不佳的商品,影响消费体验。而消费者在直播间的信任度逐渐降低后,整个直播行业的声誉都将遭受毁灭打击。就好比之前有直播平台爆出售卖假货,这次的人气造假事件,都在一点点消耗消费者的信任。
监管的必要性
既然直播人气造假行为这么多危害,那监管就显得异常重要。目前来看,直播平台自身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管体系。对数据异常的直播间要迅速排查,发现造假绝不姑息。相关部门也可出台法规,规范直播市场,毕竟直播带货已然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绝不能让虚假繁荣充斥其中。针对销量造假同样也要有监管措施。
大家觉得直播行业如果任由这种造假行为肆意发展,最终还能剩下多少真实的主播和商家?如果您有想法,请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