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有着6亿的日活跃用户(DAU),但愿意持续发视频的生产者却不多。而微信视频号秉持让每个人都有自己品牌的价值观,低门槛很吸引人。这就显示出了不同的视频平台生态间的有趣差异。
抖音生产者少的背后
目前抖音生产者少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在很多时候,一些用户缺乏创作的动力,有可能是创作难度好像高高在上。例如在某地,有一个小团队曾经想做抖音视频,却卡在创意和拍摄技术这两关上。也有部分用户觉得收益不明确,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有数据显示如今做抖音,成功出头获取高收益的占比极低。
新的创作者进入还面临流量争夺的压力。像某类新账号,初期发布内容根本没什么流量,很难激起持续创作的热情。
微信视频号的价值观优势
微信视频号的低门槛适合所有人。任何人,不管是大城市的白领,还是偏远地区的居民,都能上手创作。因为这样的低门槛,很多用户都有机会按照微信“让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的价值观,打造自己的内容。
它注重原创、个性化和个体价值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用户的创作热情。例如一位手工艺人,通过在视频号分享自己的作品制作过程,找到了很多同好者,进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小品牌。
视频号的记录与沉淀特色
视频号的slogan是“记录真实生活”,倾向生活沉淀。许多用户不需要多么精湛的拍摄技术,拿起手机即可记录日常。这有点像快手早期的风格,接地气。
比如说有位妈妈,经常用视频号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还有一位健身爱好者,用视频号记录自己的健身过程。这些记录是有温度,有感情的生活片段的沉淀。
视频号的社交推荐机制
视频号基于社交关系链,核心是社交推荐。这让容错率变高。比如朋友点赞了某个哲学类视频,尽管自己不喜欢,但因为是朋友推荐,不会像在其他平台那样直接排斥。
而且视频号标题等占屏幕三分之一,这有助于建立用户和创作者关系。像有位音乐创作者,通过这种连接,被更多朋友的朋友发现并关注。
视频号的消费问题
视频号在消费方面存在问题。本质上消费就是“开源”,目前视频号没有帮用户形成使用场景认知。很多用户只是偶尔进入看看,并不习惯消费其内容。
例如新用户刚进入看到的是朋友赞过的内容,可是这些内容不一定有消费价值,导致新用户留存率极低。有些地方的调查显示,新用户在短时间内流失现象严重。
视频号推荐方式的挑战
视频号目前重点在社交推荐,这种方式虽然让其从0 - 2亿日活快速发展,但想继续增长面临挑战。比如从2亿增长到4亿日活,如果仅靠现有的社交推荐,可能无法持续获取用户。
虽然它也有个性化算法推荐,但现在明显社交推荐偏多,推荐朋友点赞的内容不一定总是对用户最有效或者最合适的内容。
看完这篇文章,你觉得视频号应该优先改进哪方面来提升用户的使用率?希望大家点赞、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