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当下,消费者去线下常因线上种草。这一现象背后,蕴含文旅商业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这一趋势打造热门打卡地,值得深究。
打造视觉符号
在线上的海量内容中,视觉信息容易跳脱出来。例如在商场,独特的建筑外观或标志性装饰可以作为视觉符号。像星耀樟宜的圆顶透明设计,自然光洒下每个角落都是打卡点。对于文旅商业来说,视觉符号可以是特色的景观或者独特的店招。这些能吸引顾客目光,也易在社交媒体传播,从而吸引更多潜在顾客前来。而且有辨识度的视觉符号,是塑造商业空间形象的关键一步。
文旅商业的视觉符号需要精心设计,它要有独特性。例如某些古城中的特色楼阁,让人远远就能识别。它不同于普通建筑,不仅是个符号,还承载文化价值,吸引人们前来发掘更多背后的故事,也促使人们在网络上分享美景。
互动体验营销
提供给顾客有趣且互动性强的体验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在很多商场里,有现场制作手工艺品的体验区域。顾客参与其中,共享欢乐。这种体验式营销能让顾客在操作中收获乐趣,并促使他们分享到社交媒体。这就形成口碑传播,带动更多人参与。
互动体验式营销还可以结合文化故事等内容。如一个历史文化展馆的互动区,设置古人生活场景还原,让游客穿上古装体验古人生活。这既有趣味性,又传递文化内涵。游客乐于分享这种新奇体验,进而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提升人气。
创建专属话题标签
商业街或者购物中心创建专属话题标签很有用处。这方便汇聚相关内容,让内容易被追踪统计。例如一个城市新开业的文旅商业综合体,创建话题标签供游客分享体验。游客在分享照片和趣事时带上标签,商家可以轻松看到有多少人在参与互动。
对于规模较大的文旅商业区,这个标签还能整合分散的宣传内容。不同区域的商家或者景点都能用这个统一的标签,使流量更聚集。以某大型古镇旅游区为例,不同店铺、景点使用统一话题标签,能让整个古镇的热度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提升。
分享背后的心理
游客拍照分享的行为有诸多心理因素。个人拍摄照片发布到社交平台像是记录视觉日记,传达身份、兴趣与价值观。得到点赞等反馈时会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如很多年轻人去时尚街区游玩拍照分享,是想展示自己的时尚品味。
这种拍照分享像是一种仪式,带来成就感。去到一个新推出的旅游景区,游客拍照代表他们在标记这个新体验。这也是在宣告他们对新奇、好玩事物的追求,也吸引朋友来感受自己感受过的美好。
探索与延伸
依据心理地图理论,文旅商业复杂空间布局和有趣元素可吸引注意。像有些大型商场里曲折的探索通道,设置各种有趣的小摆件或者艺术装置。这促使顾客构建心理地图,延长游逛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顾客每次发现新东西都会有成就感。
当发现心仪的商品,或者了解到文化故事,都会激发积极情绪。如在一个民俗文化村的游逛中,看到老手艺人精湛的手艺,既长知识又使人兴奋,这也使得这里不只是空间,更是交流共享体验的场域。
文化与商业融合
文旅商业中文化和商业可以很好融合。那些含有文化特色的互动体验往往很受欢迎。比如带有传统民俗文化的表演再加上商业售卖相关纪念品。这既能增强互动性,又能传播文化。而且带有文化内涵的视觉符号,当被分享出去时,也是在传递文化价值。
文化故事等内容还可以成为体验式营销的一部分。例如在一些古建筑改造的商街中,讲述古老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这既丰富游客的知识,也会吸引游客再次前来,分享更多有趣体验,提升整个地方的人气。
你是否也曾因为线上分享的图片而被吸引到某个文旅商业场所?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并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