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创作的世界里,很多创作者都经历过账号毫无起色的窘迫时期,这种境遇充满了失落与绝望,而今天要讲的创作者也不例外。就像很多怀揣梦想的人一样,他在这条路上遇到了众多挑战,想过放弃,也有过迷茫。
初尝成功又遇瓶颈
在大学的时候,他在公众号领域有过小成绩,单篇阅读量能达到1万多。但这却成了他的能力天花板,最终停止了公众号创作。这个时期就像很多创作者一样,以为到达了某个高峰,却发现后面还有更高的山,这也是很多创作者都会面临的困境,继续探索还是就此止步。在后来的MCN工作中,他抱着把工作当作事业的态度,过年一个人承包视频剪辑的工作,却也未能阻挡账号不见起色的状况。
他渴望更多的自我表达。为别人做账号时,写的都是别人的故事,内心的渴望和现实是有落差的。这种不能在作品上留名的感觉让他缺乏自我认同感,这是很多创作者心中难以言说的痛,经常在创作的同时还要与自己内心的这种矛盾做斗争。
不断尝试的阶段
在机构做抖音的时候,他尝试了多种方式。做剧情号、美食号,制作看上去精美的视频。然而模仿他人的路并不顺利。那些看似随手一发就有百万点赞的爆款视频,背后其实是少之又少的幸存者。比如说,随意发个照片配个文案就爆火的视频,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换来的。当深入博主主页就会发现,他们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筛选才出现寥寥几个爆款。
这个过程看似失败,但对他而言还是有收获的。通过不断尝试,即使评论寥寥几条,他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优缺点,这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找到的一丝曙光。
转机的出现
父母爱情这条视频成为他第一个大爆款,点赞破百万并登上“上升热点”。这条视频以“妈妈的浪漫更胜一筹”为关键词,蕴含了他未被发觉的潜力。之前他的视频风格杂乱无章,比如前一条是猫的视频,这样的风格不匹配导致用户没有关注的欲望。而这个爆款,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对那只小狗的记录成为偶然中的惊喜。他在与小狗的互动中有了记录的想法,并且通过视频传达了治愈力量。起初他并未意识到共鸣点在哪里,可当看到“小狗都知道被拒绝,再继续下去就是不礼貌的行为了”这条评论收获三十多万赞的时候,他或许才明白自己触动了观众内心的柔软之处。
账号的起色与粉丝增长
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就准备年后去成都找工作了,然而这时几条视频让账号有了变化。从1月1号10万粉丝到1月底近480万的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个时候的他就像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看到了自己坚持的成果。这不是偶然的好运,而是之前的积累和偶然的灵感碰撞的结果。
作品背后的思考
当看到有人对他的文案做分析时,他明白如果文字没有和画面、主体、音乐做很好的契合,那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词藻堆砌。像他那些点赞200万以上的父亲、小狗、小猫的视频都能发现配乐的独特之处。这表明他对创作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就是拼凑内容就可,而是各个元素的和谐搭配。
创作的核心动力
三年的抖音经验让他深知,偏文化类内容能取得这样的数据来之不易。做内容最终是为了取悦自己,找到自己的表达途径,在世界上留下存在过的痕迹。很多创作者在追逐流量的过程中迷失自我,而他经过这么多的起伏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或许这也是给广大创作者的一个警示。
那么你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因为不得要法而想要放弃的时候?期待你的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