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互联网平台,新旧问题相互交织,矛盾不断。特别是在AIGC风靡的当下,各平台竞争中问题层出,许多规则还在朦胧状态,值得我们深刻探究。
旧脚本未解决
各互联网平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问题。过去的运营模式有的已经不适应当下的需求,像各平台在存量竞争中浮现的诸多矛盾。举例而言,电商的运营规则与用户习惯存在分歧。这些过去的问题还未能好好处理,如今又面临新的冲击。新的竞争在新业态下更为激烈,且矛盾复杂多样,这让问题变得更为棘手。旧问题带来的困境是多方面的,从运营成本到资源分配都会深受影响。
2024年报告聚焦
《2024年竞争秩序场报告》的推出意义重大。这报告选定电商、社交平台和端侧AI三个领域。例如电商领域在过去一年就有诸多典型案例。这些能让我们看到竞争秩序的真实情况。报告将仔细梳理竞争秩序中的各种问题,从各种细微的裂隙到整体的演变,为我们深入认识平台竞争秩序提供依据。这报告相当于一个指南,有助于相关从业者预判形势,做出合理决策。
微博AIGC探索
微博的AIGC探索很有意思。只要用户发10字以上原创微博,就可能得到自动回复。这是一种新的场景化探索。然而这种探索也有局限性。与之不同的AIGC账号则依赖用户主动交互。像要关注账号或@特定名称这样。如此一来,账号全面运营的能力往往不够。这种差异反映出微博在AIGC应用上还需要进一步平衡和优化。而且平台要针对这情况,做出更好的用户引导等措施。
其他平台探索
哔哩哔哩和小红书之类的平台也在积极探索AI账号。它们主要以提升信息理解效率的工具为主。例如小红书的AI账号能让用户更方便地查询信息。但是这些账号还缺乏独立商业价值的生态。这说明各平台在AI账号的商业化进程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些平台还需要深入挖掘AI账号的商业潜力。从吸引用户更多使用到商业模式创新都需要深入探讨。
平台治理压力
抖音将AI和短视频生产深度融合,虽然交互门槛低,但也面临不少治理问题。如AI生成内容真假难辨。各平台都面临很大的治理压力。以四个重点关注的AIGC问题为例,虚拟数字人直播、AI换脸、AI种草带货、AI内容标识的管理并不轻松。各平台的应对措施也不同。如抖音和小红书对数字人直播有要求。而快手等没有表态。这使治理难度进一步增大。
版权和信任挑战
目前保护用户权益方面面临很多挑战。侵权成本低,取证难。大多数平台虽要求内容标注是否AI生成,但识别能力较差。比如虽然有平台称可技术监测,可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关于平台对用户上传内容的版权使用等也是问题。并且平台对AI训练的数据源不公开,导致创作者猜疑,长此以往损害平台公信力。平台需要重新权衡如何合理使用版权,以及重建信任。
面对这样复杂的互联网平台AIGC发展现状,你觉得平台应该先重点解决哪个问题?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评论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