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吃播在各大视频平台盛行,海量吃播内容触手可及。然而,吃播的发展却令人忧心,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亟待关注。
早期吃播的意义
吃播最初是一种独特的美食推广方式。在某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有许多经营传统美食的小馆子,那些早期的吃播创作者,像是美食大使一样,进入这些地方,拍摄并向网友展示特色美食。例如,在成都的宽窄巷子里,吃播创作者会展示兔头、龙抄手等美食的独特风味,为网友介绍饮食文化,深受大众喜爱。不少人正是通过吃播,发现了更多美味佳肴。这一时期的吃播,是大众了解各地美食文化的一扇窗口,积极且富有意义。
之后,随着更多创作者的加入,吃播的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多彩,越来越多地方的美食文化被展现出来。比如说在云南的一些小镇,特色的过桥米线、鲜花饼等美食通过吃播走向大众视野,让偏远地区的美食也有了被大众认知的机会。
大胃王吃播的兴起
2016年5月,主播“密子君”一曲成名。她的吃播视频点燃了大众对大胃王吃播的热情。在各个视频平台上,许多主播开始效仿。在一些直播场所中,主播们经常进行一些夸张的挑战。像一个小小的直播间内,主播要在短短时间内吃完数量惊人的食物,如15分钟内吃掉36个粽子等挑战。有这样一位主播,他每次直播都选择大量的食物,他的直播间人气常常爆棚,粉丝增长迅速。因为这种大胃王吃播能够吸引流量,所以很多主播趋之若鹜。
这种大胃王吃播背后有着利益的驱动。主播们从最初享受美食,变得更关注流量和变现。以一些头部主播为例,只要进行一场惊人食量的直播,就能从商家获取高额报酬。在行业内,这种获利模式促使更多主播投身大胃王吃播,使得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吃播背后的浪费现象
实际上,很多大胃王吃播都存在严重的浪费情况。据了解,不少博主在镜头前看似吃掉了大量食物,但背后却偷偷将食物吐出。在某个博主的直播基地,有人爆料那里经常会将大量未食用的食物丢弃。而且,在一些视频的详细分析中,会发现博主在假吃,并没有真实地咽下食物。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与我国倡导的节约意识背道而驰。
在当下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粮食浪费是不道德的行为。像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温饱问题,而吃播中的浪费现象显得格外刺眼。据统计,一些大型的吃播博主一次直播浪费的食物量,足以满足几个贫困家庭一天的饮食需求。
吃播的健康风险
大胃王吃播对于主播自身健康也是极大的威胁。强行吃进大量食物,身体器官会承受巨大压力。曾有主播因为长期进行大食量的吃播,导致肠胃功能受损,频繁生病住院。为了达到吐出来的目的,主播采用催吐的方式,这对咽喉和食管等器官也存在伤害。而且这种为了直播而暴饮暴食的习惯,从长远看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在某些医院的肠胃科,有医生表示他们已经接收过几位吃播主播产生健康问题前来就医。这些主播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都是长期非健康饮食造成的。
歪曲的价值取向
大胃王吃播还衍生出一些歪曲的价值取向,比如博眼球的方式越来越极端。在网上可以看到一些主播以吃各种超辣食物自虐,甚至生吃海鲜不顾健康风险。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主播们渐渐忽略了吃播原本分享美食的真正内涵。还有在出现批评之声时,竟然有“浪费有理”的怪论调,这种对价值观的扭曲是非常危险的。
在社会舆论的场域里,这种不当价值取向如果蔓延开来,将影响更多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与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要求不符。比如一些青少年,他们可能会受到这种不正确的引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吃播的矫正方向
吃播要回归正轨,平台和主播都应该承担起责任。平台必须加强审核,过滤掉那些不良的吃播内容。比如出台明确的规则,对浪费粮食、危害健康的吃播视频不予推荐或直接下架。主播们也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吃播方式,回归到美食文化分享的道路上。像一些真实的美食体验主播,可以继续为大家介绍各类美食,分享自己真实的美食故事。
在社会环境的整体影响下,鼓励吃播回归健康、积极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看到的吃播是能既给大众带来乐趣,又弘扬饮食文化的内容。
那么,你认为吃播还有哪些好的发展方向?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