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如今是热门领域,然而其中的实名制却存在不少漏洞。一方面有平台的要求,一方面又有MCN等钻空子,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MCN的空子
抖音、快手虽有实名认证。但MCN仍有空可钻,一个企业认证账号多人轮换直播。这种操作模式,在现实中不少见。一些MCN为了节省成本或者多造几个网红,就利用这种方式。例如某些小型MCN,旗下没多少优质主播,就通过这种多人用一个账号直播的方式来试探平台底线,增加直播时长和覆盖范围,以期获得更多流量。这不仅损害了平台实名制的监管意义,也会干扰正常的直播市场竞争。
实名制下,个人实名账号价值改变。以前能卖高价的百万粉丝个人实名账号如今无人问津,而等待实名和企业账号售卖情况却很火热。这反映了市场对账号价值判断的一种转变,也体现出MCN等在寻找新的利益获取方式。
主播敏感度
初期很多中底部主播对实名制敏感度低。像一些小地方的主播,他们可能并非全职,对行业政策关注少。在某个三线城市,有主播表示自己平时直播就图个乐,根本不知道实名制这件事。部分主播仍然通过第三方渠道购买假人气,他们忽视实名制带来的潜在风险,只看重当下的流量等数据。
很多主播依然在刷数据。因为他们觉得直播推送的权重算法复杂,想单纯靠刷数据来获得更多流量。他们没有看到刷数据背后的风险,比如一旦被查出会被封禁账号,还会影响名誉。
灰产隐秘性
直播间刷单和刷礼物服务难寻。这种操作门槛高、隐秘性强,多由专业水军操作。灰产为了躲避平台检查,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如某些灰产机构,他们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操作刷单等业务都是层层保密。
灰产对实名制下价格不关心。他们觉得实名制主要约束主播成交部分,与人气和粉丝量关系不大。所以他们还是按以前的方式运营,不管是接单还是定价等环节。
平台算法复杂
以抖音为例,推送权重算法复杂。众多主播和MCN运营人员都感叹。直播流量和粉丝基数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很多其他数据。在某个MCN机构的内部会议上,运营人员详细探讨了好久关于抖音算法。
购买多数据成本高昂且效果不保证。大部分主播停留在刷点击、评论和点赞等基础操作,因为想要购买全部算法相关数据根本做不到。
平台态度暧昧
有MCN机构运营负责人认为平台会放水。有的平台不会彻底严查,为了利益可能会留下中间地带。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或者扶持部分主播。类似YY等以直播发家的平台,就可能有平台主动造假的情况。平台这种暧昧态度,其实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直播平台面临竞争压力。早期靠直播发家的平台在长短视频、电商等进击直播业务的情况下,有估值和竞争压力,这或许是平台态度暧昧的一个理由。
实名制影响
实名制影响打赏和带货成交额。如今电商直播带货火爆,大V常出现粉丝多但成交少或带货金额造假情况,实名制能对此有直接影响。
对内容播放端影响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内容播放更多与内容本身质量、吸引人的程度等有关,与实名制关联不大。
你觉得这种网络直播乱象到底该如何彻底解决?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