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全球化布局
字节跳动未满四岁时,就明确把美国当作全球化首要市场。那时还没有抖音,字节在中国也不是互联网巨头。在如此早期就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足见其野心。这个大胆决定为之后TikTok在美国的发展埋下伏笔。
这一决策在当时引发诸多疑问,但字节跳动坚定前行,开始逐步在美国市场崭露头角。其在市场判断上展现出的果敢,即使在后来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也为其积累了一定优势。
全力投入增长
TikTok全力投入增长,在Facebook上打广告曾成为第一大广告主。巨大的投入带来了显著效果,四年后就成为每天8000万美国人打开的信息和娱乐超级应用。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商业层面上,前后数万人花了8年多时间,为全球十几亿用户打造出这样的超级产品。可见为了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TikTok付出了大量心血。
内部团队情况
支撑TikTok在美国运营的员工,也许是摇摆最少的人。他们坚持在岗位上为产品持续付出,体现出团队的稳定性。
在一些事件发生时,第二天TikTok团队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发现,90%的TikTok用户支持周受资、控诉美国国会。这反映出用户对TikTok的认可度,也显示出内部团队和用户之间的良好互动。
发展的曲折历程
四年前的封禁危机后,TikTok在美国上线新业务变得谨慎。那次危机给其发展造成了阻碍,使其在战略上更加小心。
即便如此,在一些非战略核心市场有对手露头时,字节创始人也会质问团队为何没第一时间预警,可见其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对团队的严格要求。
产品策略调整
2023年初,支颖成为TikTok产品负责人,将中长视频视为新增长极。这借鉴了抖音的发展路径,因为“当时内部判断,TikTok的中长视频生态大概是抖音18个月以前的状态”。
但产品调整并非一帆风顺,团队在内部做了多轮测试后认为,多加一个入口可能对用户体验有负面影响,换算成经济损失大概在1亿美元左右,这也引发了内部的意见分歧。
合作决策与成果
TikTok内部对合作决策分歧很大,从2月一直讨论到7月。最终由周受资拍板,照常推进与迪士尼的合作。
事实证明迪士尼的判断正确,活动上线后,效果好于预期,TikTok的用户时长增长了5%。这次合作的成功为TikTok后续的市场发展增添了信心。
你认为TikTok在美国市场未来还会面临哪些挑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