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印象里,《新闻联播》严肃正式。但如今它打破刻板印象,用新姿态吸引众多关注。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新闻联播》的新转变。
入驻短视频平台
当《新闻联播》入驻快手,主持人李梓萌用网络语气说开场白,瞬间让人觉得它不一样了。李梓萌解释入驻原因,表明《新闻联播》每天记录中国,和快手的理念有契合点。同一天它还开通抖音号,仅一天粉丝就将近1500万,成当天抖音热点榜第一名。这反映出网络时代,主流媒体借助短视频拓展传播途径的新趋势。
传统形象深入人心
多年来,《新闻联播》正式、严肃的形象深入人心。主播的“国字脸”和严谨传播信息方式,是许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它1978年1月1日首播,至今已41年,像摩羯座一样兢兢业业。这也体现了其作为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热度引发热议
《新闻联播》入驻网络平台后,迅速成为热门话题。网友感叹它不愧是电视界“扛把子”。其接地气的表达和广泛影响力,吸引大量关注。许多人重新认识了它,也让年轻一代开始关注这个老牌节目,反映出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体影响力的提升作用。
“刚”性锐评
近段时间,《新闻联播》变得“刚”了起来。7月26日播发国际锐评《美国是全球合作发展的绊脚石》,批评美国某些人“满嘴跑火车”等。第二天又在《美国应该先治治自己的“人权病”了》中犀利点评。这种强硬态度,展现了大国媒体的担当和自信,为国家发声。
风格转变显亲和
除了“刚”,《新闻联播》还变得萌萌哒。它用轻松有趣、灵活的形式播报,解说词和画面都很接地气,像官话民说、硬话软说,用网络语言亲民表达。这一转变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让观众感到亲切可感,体现了媒体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新栏目新亮点
7月29日,总台推出《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从新闻出发,结合热点,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传播主流声音。上线推文阅读量达10万 + 。新栏目的出现是《新闻联播》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创新举措,既保留权威性,又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