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曝光
近日,澎湃新闻收到多位中国留学生反映,他们在微博和微信上被假“票代”骗了数万元。这些留学生原本想买到回国的机票,却落入了骗子的陷阱,这一消息让人心惊。异国他乡,这些留学生不仅面临疫情下的诸多不便,还遭遇这样的诈骗,着实可怜。
其中一名留学生被骗后加入了有50人的微信群,群内被骗金额超过120万元,如此庞大的数额令人咋舌。这些学生大多是为了顺利回国,却没想到陷入骗局,这也凸显了此类诈骗的严重性。
受骗经过
6月17日,留学生王敏华在微博看到票务代卖信息,联系“引领票务售票员”微博后,对方表示能买到回国机票,还发了公司“营业执照”。王敏华加了“李燕林”微信核实转账账户,“李燕林”称没问题。王敏华委托父亲转了5000元定金,之后才发现收款账户并非旅行社,而是信息咨询工作室。
李玲通过“龙腾国际旅行”微信公众号购票,收款方是网络科技公司。留学生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在读研究生刘鹏也指出,假“票代”的账号还在更新票务信息且关闭评论,让受骗者无法发声,这使得骗局不断蔓延,更多人可能受骗。
报案情况
6月27日,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称,因转账者是留学生父亲,已受理案件。但另一位受骗留学生李玲求助户籍所在地公安局时被告知因转账不在国内无法受理。这一情况表明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维权面临诸多难题。
7月10日,负责此案的办案民警表示上午已立案,下午发立案通知书,会重点侦查假“机票代理”微博IP地址及资金流向,后续如何进展,大家满怀期待。
问题核心
澎湃新闻采访发现,多位留学生转账账户为“淮安犇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蓝诺信息咨询工作室”。这两个账户是否就是诈骗的关键,其背后是否有更大的犯罪团伙,值得深入调查。
调查这些账户,或许能揭开这场诈骗案的全貌,让骗子无处遁形,为留学生挽回损失。
法律途径
律师指出该类案件可以以犯罪嫌疑人收款账号所在地确定管辖,目前收款地点能明确。这为留学生维权指明了方向,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各种困难。
如果按此管辖规定,能否高效地侦破案件、追回损失,还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行动和配合,留学生们也期待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破获案例
此前曾有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代理回国机票诈骗案成功破获案例。博山警方根据报案人提供的账号,在发案1个多小时后,紧急协调银行,七分钟冻结涉案资金20870元。
这个成功案例给了此次被骗留学生希望,也为警方破案提供了借鉴,如果能快速反应,或许能最大程度挽回留学生的损失。
你认为对于此类留学生机票诈骗案,应该如何预防?希望大家点赞并分享本文,让更多人关注留学生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