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快手必须在吸引主流用户、探索新商业模式和保持社区多元之间维持平衡,未来它能成功吗?
创业初期:独特理念起步
最初快手名为GIF快手,程一笑降低创作门槛,吸引用户制作动图在微博传播。那时的快手有自己的坚持,不设置当时微博热门的转发功能,程一笑认为发布内容在平台展示应平等,转发会造成头部效应。这独特的产品思维为快手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它在早期就有与众不同的定位。
转型困境:流量与资金难题
这样的社区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要和当时最大流量来源微博切割。这使得快手日活增长陷入困局,而且第一笔投资也很快用完。彼时的快手处于艰难的境地,在探索社区发展道路上遭遇了流量和资金的双重挑战,但这也促使它进一步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理念内核:社群与算法之重
宿华认为快手内核是社群属性与算法机制。他更倾向用户自主选择内容,而非靠编辑或运营人员决定。这种理念下,快手给用户提供了更自由的内容获取环境,不过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2017年MC天佑跳槽到火山小视频事件,体现出快手社区管理及内容定位面临的挑战。
直播风潮:社区提供新可能
2017年底宿华觉得直播在快手较边缘,只是粉丝互动辅助功能。因为快手初心是生活记录工具,直播并非最佳记录形态。然而到了2018年,风口虽过,快手社区却为直播带来了新机会,凭借自身社区优势,直播在快手有了独特的发展土壤。
价值挖掘:赋能底层用户
2019年快手对正向内容挖掘采用让聚光灯转向底层用户的方式。这年6月《焦点访谈》报道快手乡村新主播故事,肯定其扶贫创新实践。这体现了快手的社会价值担当,也证明其内容有深度有内涵,不仅仅是娱乐平台。
商业拓展:现状与新尝试
从商业数据看,去年快手活跃商家号作者超60万,新开广告资源超15个,KA客户破1000家,代理商破100家。但也面临问题,一些品牌担心快手人群调性不符,如某服装品牌高层称只在抖音做营销,剧集营销人员也暂未在快手布局。不过快手不断尝试创新,推出快手课堂,从内部服务到普世学习平台,还为品牌商拓展功能,疫情也让它有机会进入影视上游。
你觉得快手在未来吸引主流用户和探索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会是什么?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