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这个阿里旗下“富人家的穷孩子”,获一亿投资深挖鱼塘业务,然而假货、职业卖家等问题缠身,争议不断的它正面临着改变的十字路口。
业务起源与定位
闲鱼业务模型源于“淘宝二手”,目的是完善阿里电商生态,让C2C交易有去处。它不同于其他淘系产品,阿里不靠它盈利,主要目标是让平台更完善。闲鱼定位C2C平台,用户交易不限于二手商品,特定领域出现职业卖家虽影响体验,但官方也在寻求解答。
其早期以提高用户数和活跃度为指标,2018年以前追求DAU大于GMV,致力于打造社区氛围,激发用户参与闲置交易。
资金注入与方向
获得阿里一亿元投资后,闲鱼着力深挖鱼塘业务。这一资金注入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动力,表明闲鱼首次受到阿里的重视。
未来,闲鱼最好的方向是专注二手闲置领域,社区成为通往此目的的途径。其管理层也在思考新的商业模式,像平台上的设计师卖家可走粉丝经济路实现商业价值。
假货问题严峻
假货是闲鱼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在知乎上,“在闲鱼买到假货是种怎样的体验”问题下有617个回答,由此可见用户深受其扰。
假货问题不仅影响用户购物体验,更可能降低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长此以往会阻碍闲鱼的健康发展,解决假货问题刻不容缓。
职业卖家困扰
由于闲鱼卖货门槛低、监管少,平台出现大量职业卖家,这也是社区被诟病之处。职业卖家大量滋生,有使闲鱼变成另一个淘宝的趋势,与最初定位不符。
前CEO谌伟业曾明确表示这并非阿里所想。而现任CEO陈镭也意识到其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虽称过几个月会有解答,但目前职业卖家问题仍待解决。
流量互换情况
目前闲鱼和淘宝已有大量互换流量,在闲鱼搜索到来自淘宝带“广告”标签的商品很平常。这种流量互换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闲鱼的商品丰富度,但也可能让用户混淆平台定位。
流量互换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保证流量互通的同时,维护好各自平台的特色和用户体验,是闲鱼和淘宝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发展潜力与目标
闲鱼有庞大的年轻用户体量,这与年轻人接纳二手商品和平台鼓励社交机制有关。2019年4月,闲鱼宣称未来3年发展10万玩家,还邀请明星入驻吸引用户。
除本地生活业务外,闲鱼在闲置奢侈品、房屋租赁等领域有潜力,其以内容为核心的产品逻辑受阿里渴求。尽管曾经想做的多,如今明确未来深耕二手闲置,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大家觉得闲鱼应该先解决假货问题,还是先处理职业卖家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