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律师质疑法律人通过自媒体、当网红打造品牌是伪命题,但也有成功先例。究竟该如何看待和运用自媒体塑造法律品牌?接下来深入探讨。
自媒体之思的开端
我有多年法官和法院宣传工作经历。2017年时,看到很多人做自媒体,且做官方平台有效果,便萌生做自己自媒体号的想法。觉得若能掌握自媒体平台塑造品牌的方法,说不定能提升影响力、转化客户。
平台运营门道多
起初我采用多平台同步分发,可精力耗费大。不同平台算法和运营机制差异大,同一篇文章在这平台是爆款,在另一平台却无人问津。比如头条号和微博,算法推荐机制就不同,做运营要多多琢磨其中的学问。
青年实践的验证
一些年轻律师通过做自媒体“名利双收”。我把自己自媒体运营的经验用于辅导青年律师和法律同仁,事实证明方法有效。经我指导,他们的自媒体品牌有了起色,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收获了案源和收益。
网红律师新认知
做自媒体就是要在网上“火”,获取流量,通俗讲就是当“网红”律师。其实这不可耻,是新时代品牌营销方式。不过要有底线,法律和职业道德不能突破,专业是根本,不能脱离专业博眼球。
多场分享展风采
做微博、自媒体给了我很多展示机会。我在法院系统新媒体培训会上分享经验,还受邀参加法考培训机构直播分享活动。通过这些,个人知名度不断增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我的专业能力。
付费服务的商机
很多平台有付费阅读,我觉得微博体验最好。在微博上有人付费看你专业观点,是不错的体验。而且通过自媒体深度绑定营销个人法律服务产品,成交率较高,是条可行之路。有人说微博粉丝没优质案源,其实是打开方式不对。
最后想问大家,你们觉得法律人做自媒体最大的难点是什么?觉得本文有用就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