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主播的困境
罗莉,一位90后,进入直播行业才1个月。她自视外形条件不错,工作也十分努力,每次直播都花大量时间准备。可让她郁闷的是,粉丝数一直卡在2000左右,与那些动辄上万粉丝的主播差距明显。看着可怜的粉丝量,她心里充满无奈与迷茫。
为了增加粉丝,罗莉尝试各种办法,改进直播内容、和观众积极互动,但效果都不理想。她看着直播间寥寥无几的人,不知自己的直播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刷单市场的火爆
在某宝网上,有很多专门针对映客、花椒等热门直播平台的卖家,从事刷单、刷粉丝业务。花费1元钱,只需10分钟就能刷到5000粉丝。有一家宣称“唯一一家能顶直播人气的店”,1元就能买到映客直播5000粉丝量和1000的人气,还保证“安全稳定,永不掉粉”,其累计交易成功量超四万。
这些卖家的生意非常好,不少新主播为了快速提升数据,不惜掏钱购买粉丝和人气。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直播间看起来更热闹,从而吸引真实粉丝,可这却滋生了直播行业的虚假之风。
黑屏直播的疑问
在直播平台上,没有任何内容的黑屏直播却能吸引众多粉丝围观,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粉丝是从哪来的,真的是如传言那样是机器粉吗?这些黑屏直播可能只是挂着直播间,但粉丝数量却不断增加,让人觉得十分可疑。
很多观众看到这类直播间有这么多粉丝,也会好奇点进去,这就造成一种越多人看就越多人进的假象。然而,这些粉丝背后的真相究竟怎样,一直是个谜,也引发了大众对直播数据真实性的质疑。
“高级粉”的真相
南都记者询问多家某宝网店卖家,发现这类“带仿真人昵称、仿真人头像、永久存在不会掉粉”的“粉丝”,被普遍称为”高级粉”。记者体验发现,这些“粉丝”有头像、有昵称,在直播平台上几乎能“以假乱真”。
1元买来的5000粉丝,普遍是有头像、有昵称、有关注、零粉丝、职业标注为“主播”、映客号以1146开头的“用户”。从表面看,很难分辨这些“粉丝”的真假,但实际上他们都是虚拟数据,这严重影响了直播行业的真实生态。
行业人士的说法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表示,机器粉在行业内普遍存在,这么做是为了让用户有更好体验。当新用户进入直播间没人说话,可能就会离开,机器粉能起到一定陪衬作用。而且机器粉更多针对直播平台新用户,对于高级用户和前端用户,一般没有陪尾机器人。
易观互联网娱乐分析师王传珍强调,直播平台用机器人粉丝培养用户习惯并不稀奇,但要有个“度”。如果过半的粉丝都是机器人,那就有问题了,这会破坏行业的健康发展。
刷单现象的根源
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如今已超300家,用户流量争夺到了白热化阶段,这就导致刷单现象出现。有直播行业高管称,刷单在新兴的移动直播平台更为普遍。
刷单和直播平台联系紧密,平台方一般不会压制。因为这条利益链诱惑大,经济公司能捧红艺人,直播平台数据更好看,某宝商家也能获利。但是,这种虚假的数据繁荣能持续多久?这不仅需要我们思考,也需要行业去规范。
你觉得直播平台应该如何有效整治刷单和机器粉现象?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